返回第二百六十六章 收编明军(第1/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洪承畴目瞪口呆看着自己这个弟子,对他的大逆不道言论震惊不已!但认真想想,也真是这么回事。

    洪承畴思虑一阵,避开这个纠缠不清的忠孝话题,转而问道:“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处心积虑的准备n?”。

    刘星胡扯道:“从崇祯二年,袁崇焕死的时候开始!从那时起,我就对崇祯这个新君和把持朝政的东林党c浙党c楚党的政治格局看透了。我可不想成为第二个袁崇焕或者于谦”,略作停顿又继续说道:“师傅,你想过没有?此战,如果我辰军没出手。你胜了会如何?败了会如何?”。

    袁崇焕和于谦怎么死的?袁崇焕自己犯了过错,但过不至于死!他其实死于崇祯的嫉恨和党派的争斗,这一点,洪承畴的洞若观火。于谦的死,其实是死于明英宗和明代宗之间的恩怨,以及徐有贞一般官员的挑唆。

    如果当年的刘星拜师的时候,拿自己与袁崇焕和于谦相比,洪承畴会嗤之以鼻。但现在,面对年纪仅仅二十三,就不声不响之间筹建起这样一番基业,并执掌数十万大军的一方霸主。洪承畴不得不承认,这个弟子已经不是他所能看透的了。

    对于刘星发问,洪承畴之前不是没想过而是不愿去想,不敢深入去想。现在细细思考,还真是的问题。打败仗了,自然是阵亡或者被捕就义打胜战了,洪承畴相信,班师回朝之时,就是再次解除兵权之日。那时,运气好些也会向戚继光一样郁郁而终运气不好,就会步于谦袁崇焕的后尘去了。洪承畴自己很清楚,军中诸多将士只知道大帅,不知道皇帝的事情,瞒不过监军太监的。

    见洪承畴和帐内诸将都思考,刘星便继续问道:“师傅和诸位将军想过没有?如果此番我辰军不出手,你们全军覆没后,明朝是何去何从?是被李自成率领农民推翻,还是被皇太极率领清兵从容入关呢?”。

    “顺便告诉你们一个最新的消息:天前,李自成在开封附近打败孙传庭和左良玉的大军,明军败退守洛阳。李自成自从再次出山后,nn连捷,他的闯军已经扩充到了十五万人马,河南腹地除了洛阳和弘农,其他均失守。与此同时,张献忠在安陆与贺龙人所部交战,贺龙人再次战败退回黄州杨嗣昌只能追在张献忠背后绕圈圈。湖北的江北之地已经混乱不堪”。

    洪承畴和在场的明军诸将骇然不已,他们屯兵塔山是就知道中原局势不妙,没想到恶化的这个程度了!难道大明真的是气数已尽?

    洪承畴最终还是点头了,特别当刘星告知众人,他们家眷已经被刘星接出京城,洪承畴的福建南安的族人也被接到厦门的消息后,众人的后患之忧没有了。就连曹文诏和吴三桂,刘星都做了一些动作。

    刘星派人给曹文诏送了一封自己亲笔信洪承畴三思之后也写了一份建议书给曹文诏。有了洪承畴的书信,刘星更有把握劝降曹文诏就算一时之间没决断,埋下一个伏笔也不错。至于吴三桂,刘星动用了镖局和风信子的力量,将吴家老小送往山海关了。刘星相信吴三桂见过家人和私信后知道怎么做。

    刘星现在没把握说服吴三桂归降,但经过这个事情,山海关算是彻底从明朝隔离出来独立一阵时间了。关于吴三桂会不会繁复背叛的人品问题,刘星从不担心。没人天生的喜欢做汉奸,吴三桂前世要不是李自成下瞎搞,他是不可能降清的。至于后来当了平西王后举旗反清,说到底还是康熙心太急逼迫的要不然,以吴三桂六十多岁年纪还有心思n?年轻时候都没想过自立,到了快要进棺材还自立?

    康熙所谓的平三番,何尝不是爱新觉罗家的卸磨杀驴做派。如果真有心善待功臣,就不能学学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武将们一旦决定下来,行事就非常干脆利落。通过三天的收降和整编,三万五千的明军加入辰军,穿起了蓝色简章的军装,扛起了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