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零九章 军都径疑云(第1/2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军都径梨园谷,曹文诏的勤王大军就驻扎这这片方圆不足五里山谷盆地里。一身红色甲胄配合银色披风的曹文诏显得英武不凡,他手在额头上搭个凉棚姿势眺望着南边的谷道,从午餐到现在已经等了两个时辰了!虽然心里暗自焦急,但曹文诏的表情还是依旧平静。

    作为主帅,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处境不变的气度;这一点,他最佩服洪承畴。即便,他现在独立挂帅统领西北,但私底下对待洪承畴以师礼相待。对于自己的侄子曹变蛟在洪承畴帐下听令,他十分放心,洪大帅从来不坑部将。

    十几个人匆匆忙忙的从辕门向向土坡方向赶来,曹文诏转头一看,又是那个姓高的死太监。他过来准没好事。

    “曹总兵,为何大军在此停滞不前?”,果然,人未至声先传,这死太监又要督促进军,在二十步外的大声嚷嚷。

    曹文诏指着南边的回音谷说道:“我担心清兵在峡谷两侧和谷外有埋伏。要等侦查的前锋兵马回报,才能行军!”,出了梨园谷,通过十里的回音谷,就是昌平地界了。到了平原地带,以骑兵的机动性,曹文诏有把握从容应对;不管是直接回京城,还是转战周边各地都可以自由选择。

    胖太监眯着两只小眼睛,笑了笑说道:“曹总兵,咱家虽然不会带兵,但你也不能就这么欺骗咱家。这回音谷,我来的时候走过一回,谷道里最窄的地方也有二十丈宽,最宽的地方足有一百丈宽。咱家听说,这就算是埋伏也得狭窄的险道才有用”。

    曹文诏不想把关系搞太僵,只好耐心解释道:“高公公,您那是听人家说书的吧?就是一百丈的宽度,同时并行只能过三百步军;如果换成咱们的骑兵,只能同时过一百五十骑!如果不查清楚,万一清兵在两侧山岭上埋伏人马,到时候万箭齐发,我军有覆没之忧!”。

    胖太监不想和曹文诏在细节上纠缠,就问道道:“那曹总兵答应的四天期限呢?”,他对着关键的字眼念念不忘。

    “只要顺利通过山谷和谷口,一天时间回京足够。以骑兵速度,一日三百里还是很容易做到的”,曹文诏说完后就上马转身回营。

    到了傍晚,派出的三千骑兵派人回报,上谷两侧山岭里都搜遍了,没有发现可疑之处;谷口外方圆十里没见敌军。只有十里外,有发现一小股清兵的游骑在游荡,都是十几人的小队斥候。曹文诏不知为何,突然感觉不太好,但从斥候兵侦查的结果来看又没什么危险。

    见着大帐里的众将都看着自己,还有那死太监的咄咄逼人的眼神,曹文诏叹了口气,说道:“全军就地继续休息,今夜二更天集合,吃过干粮后立即出发。全军上下下禁声令,人含树枝马衔枚!我们连夜行军!”。

    众将闻言起身行礼后就出帐去安排,只留下胖太监在嘀咕着:“要走夜路,那山道的夜里不好走!哎,咱家真是辛苦劳碌命”

    莫崖峰是军都径回音谷南边的一个海拔一千多米山峰,这里平常人兽罕至。但这几天,山顶上来了五个人,分白夜轮流盯着山下的情形。带头林老汉是太行山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山林也算是熟悉,这次五个人是他带队。他们一大早就发现了约有三千官兵骑兵从西边穿过山谷向东奔去,其他的没啥大动静。到了晚上,林老汉带了二个人去休息,叫了小猴子和许平两个后生去值夜。

    他们都是上党一带的人,小猴子才不到二十岁,许平这后生也才三十出头,他们都是逃荒经过上党被太行飞虎帮所收留。林老汉是实在租不起地主家的田租,那狠心的东家要收五成的租还要佃农自己叫赋税粮;林老汉也干脆横下心带着一家人投奔山上去了。虽说也是落草为寇,但他们活命压迫下,顾不得这些了。

    投奔了二年,他们在太行飞虎帮的日子还过的不错,那个叫周远的大当家虽然年轻,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