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生财有道之二(第1/3页)  明月化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第三势,便是同行相竞。老百姓常说同行是冤家,这话既对也不对。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一味与所有同行针锋相对只会两败俱伤。最好的做法,是联合大部分同行去与另一帮同行竞争。这联合的对象,可以是同族,同乡,同窗;有时,也需联合部分做相关买卖的同伙共取所需,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说道这里,刘星歇下来向刘会c刘运道两人看了看,再说道:“合则强,分则弱。扬州的盐商之所以掌控盐价之势,是因为盐商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眼下父亲和与族里通情达理的人,还有本州县有远见之人要多商议合作之事”。

    刘会闻言思索了一阵,说道:“商会成立,没有足够财力和民望,怕是难以服众”。

    刘星说道:“商会日后再说,眼下可先成立商行。这样就低调一些,商行的规矩可以先松散一些,凡是可先告之,相议同者共事,不同者先听之任之。只要合作成事次数多了,后面加入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多。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有利可图,不担心无人相助”。说完,刘星对刘会正色说道:“关于商行的事情,父亲急着要做的有两件事情:一是说服老族长,二是获得本县知县陈大人首肯”。

    刘会听完后面有难色,说道:“族长怕是古板,当年接你祖父之业从商,族长就不待见为父,他原本指望我继续科考。这县太爷陈大人,我倒是见过一次,只是说不上话,为何要陈大人首肯?”

    刘星暗道:这官商勾结从来就是伪命题,从古自今从未断过,也断不了。君不见,天朝某某市长为了招商引资,亲自到各大龙头企业拜访,还和某某首富称兄道弟。倒不是完全为了行贿做权钱交易,而是有重要的两点。

    对商人来说,就是怕事情做了一半,因为没有事先通气被官府帮倒忙。指望官府成事难,但是官府要坏事却很容易。封建社会从来都是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

    对官员来说,商人可出资做些官员想做又没钱做的一些政绩工程,而官员所付出只是经营许可或者荣誉表彰。所以,官商也是有互惠互利的一面。刘星现在有点明白,为何老爹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规模和层次一直没上个台阶。因为他连这些事情都没看透。

    刘星琢磨了一阵,说道:“老族长那好办。第一,我们刘氏族族学的学堂后院不是年久失修?上次族长召集族人筹资修缮,响应人不多,这次我们刘家带头捐五十两纹银。老族长得了这个人情,就有硬着头皮给咱们高抬贵手了。第二,我们既然定了贩卖粮食的计划,近几日就要开始收购粮食。要做就做大些,向老族长家借贷子钱一千两,承诺一年后除了归还本钱,还给两分利钱”。这样既借到了本钱又卖了两个人情,公私兼顾!

    “至于县令陈老爷那里。第一,我听说陈大人是个孝子,他的母亲陈老夫人听街坊大夫说得了风湿关节炎,腿脚怕寒气。下个月是老夫人的七十大寿,我今天不是带回了一只獐子,用獐子皮请城南的皮匠侯师傅做成袄子,送给老妇人祝寿之礼”。

    “第二,城西门外的林河木桥,去年秋雨河水上涨时冲毁了半截。父亲可以牵头娟钱五十两修桥,再请何老夫子出面说项,如今县衙的县丞项大人是老夫子同窗之交,请何老夫子出面告与陈大人和项大人说项,召集本县士绅捐款修桥。要知道,城西林河那座木桥是本县通往颍州c汝州两府的官道。陈老爷早就想修桥,奈何县衙钱粮有限,泰安府也是没钱拨款的。如果此时咱们刘家带头捐献钱财,父亲就是解了陈大人的燃眉之急。日后筹建商行之事,说不得县尊大人还有助父亲一臂之力”。

    刘会听完后颇为心动,只是这一下子就去出去了一百两银子,着实肉疼!这花钱的事情,刘运道不好擅自替东家拿主意,只是微微第颔首,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