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第1/2页)  空留史册说经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嘉靖二十九年,戚帅进京参加会试,改变命运的事情发生了。

    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率军威逼北京,那时候满朝上下哪里有人懂得打仗,朝野上下都处于一种懵逼状态,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庚戌之变。

    北京城几乎没什么防御,就这样伫立在俺达部饿狼一般的目光之中。俺答部一次强攻,就能撕破大明王朝虚假强盛的外衣。

    来到京城就遇到这种情况,戚继光奋笔直陈,上书守御方略(备俺答策),被兵部看中,临时任总旗牌,督防京城九门。

    众所周知,庚戌之变在北京城虽然没有打仗,京师附近百姓却被洗劫一空,死人无数。最后兵部尚书c巡抚侍郎背锅被斩,兵部职方司郎中被扔进诏狱。

    戚帅亲眼目睹了俺达骑兵迫在眉睫的威胁,并且被当作大头兵扔到城门上负责守城,而自己的《备俺答策》也没有被人采纳。

    没有害怕,没有畏惧,满腔热血也没有因为满朝文武的无所作为而变冷。

    在这样的危机中,幼时父亲抱着自己说的那些奇奇怪怪的话,也变得分外清晰起来。戚帅似乎明白父亲心中的苦闷,认真思考起生存还是毁灭这样的哲学终极问题。

    庚戌之变让戚帅第一次亲临战场,当然是没有亲历刀戈的战场,给终将成为战神的小菜鸟上了一堂生动的课,让他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黑暗与异族的残暴,让他认识到自己日后要面对的敌人是怎样的一群野蛮人。

    当然,还有朝堂之上那些尸位素餐的士大夫们。

    闹了这么大的事情,嘉靖也没心思去殿试了。会试取消,俺达部退走之后戚帅无奈的回到山东。

    来了一趟北京,遇到了俺达,写了《备俺答策》,其他的戚继光想起一天晚上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一个年轻人带着一壶浊酒,一盒饭菜,脸上堆笑。

    他是?

    对,这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居正。

    此时只是庶吉士的张居正是真正的心学门人,对一切事物拒绝表面上的了解,而是想尽一切办法知道所有信息,然后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经常拜访出差回来的人,详细询问关隘要害,询问当地民风。

    那一夜,两人初次相逢。

    戚继光热情的把这位储相迎进屋中,两人秉烛夜谈,谈山东的倭患,谈蓟门的地理。

    张居正走的时候,记下了这个人——戚继光。他慧眼识英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日后定要为我所用。

    戚继光戚帅无奈的回到山东,渐渐的,他开始厌倦了屯田的无聊,不止是厌倦,更是厌恶。

    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绝对不是!

    他准备破釜沉舟,把家里的大房子卖了,筹备了一些钱,进京跑官(乃鬻陇右别墅以给京费)。

    命运的神奇总是在不经意之间展露。

    张居正告别田园生活回到尔虞我诈的京城,戚继光也下定决心,不成功便成仁的卖掉房产来京师送礼跑官,两个年轻人终于又一次相遇了。

    具体细节不祥,估计张居正早就忘了戚继光的那点小钱钱。而戚帅哪里好意思把花了多少钱写进书里?

    反正最后的结局是好的。

    受张居正推荐,戚帅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c文登c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终于能打仗了,戚帅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

    虽然山东的倭患不大,但能打仗总是好的,只要要比管理农垦兵好一些,难道不是么?

    终于可以抗倭了,那时候的倭患已经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

    当时的倭患看日后戚帅成长起来的作战日记,战损比几乎达到1:100。我们不能这么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