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二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求推荐)(第2/2页)  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时的另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相提并论”,并称二周。

    黄道周三十八岁时才参加科举,在那一届的进士属于年龄较大的,他的才华得到当时的主考官一一袁可立的赏识,将他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同进入户部担任主事的卢象升相比,黄道周的前途明显要更光明得多。

    原来大明王朝自英宗时代后,朝野上下便在阁老的人选上就形成了惯例:即不是进士的人不能进翰林,不是翰林的人不能进内阁,因此能入翰林院任庶吉士,以后就是内阁的人选。万历朝大名鼎鼎的权相张居正,他的仕途就是从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开始的。

    黄道周看到当时进入翰林院的同僚,每天“无所事事”,只会“高谈阔论”,等着熬资历,一级级地由往升到内阁,黄道周痛心疾首之余,作了《矫轻警隋文》篇来提醒同事们,如今的大明王朝正是多事之秋,要注重实务而不能过于骄傲放纵,黄道周此文引经据典,写得既生动形象,又引人深思,黄道周也因此得到了翰林院的同僚尊敬和器重。后来魏阉在朝堂中专权日盛,黄道周看不惯魏忠贤的所作所为,于是放弃了远大的前程,辞官而去。

    黄道周在崇祯年间被重新启用,担任经筵日讲官。他在崇祯皇帝举行的会议上,当场连珠炮似地质问杨嗣昌,为何要急着和建虏签订城下之盟,为何要掩盖卢象升之死的真相,为何迟迟不给卢象升收敛。当时,崇祯皇帝看杨嗣昌辨论不过黄道周,他公开偏袒杨嗣昌,当着众人的面说黄道周只有一张巧嘴,不像杨嗣昌那样能任事。黄道周厉声反驳道:”忠奸不分,如何能冶国!“崇祯皇帝一气之下,将黄道周连降六级,贬到江西。但正是因为朝堂上有黄道周等人为主的朝堂主战派,杨嗣昌c高起潜等人的和议,最后才不了了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