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忠臣有国无家(求收藏)(第1/2页)  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祯十七年,京城陷落后,黄道周在弘光朝廷中出任礼部尚书,可惜的是,后来清兵南下攻陷了南京,弘光帝仓惶出逃,惨遭叛徒出卖;黄道周于是改仕隆武朝廷,隆武帝倒是委他以兵部尚书加大学士的重任,可惜的是,朝廷的兵马大权实际掌握在被招安的海盗头子一一郑芝龙手上。

    建虏进攻隆武朝廷的门户之地一一江西赣州,此时的郑芝龙已经与建虏“勾勾搭搭”c”互传秋波“,他一心只心在福建割据称王,坐视赣州被清军围攻,拒绝隆武帝的诏令,以无兵无饷为由不发兵救援。黄道周为了抗清事业,向隆武皇帝自请去支援赣州,隆武皇帝虽然知道黄道周是个文人,并不是带兵之人,然而朝堂都是郑芝龙的人,实在无人可用,于是他派了施琅去给黄道周当副将。

    南明隆武元年(公元一千六百四十五年)七月,黄道周从福建出发,前往江西赣州,他的夫人蔡氏叹息道:“自古到今,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大将在朝中把持朝政,却让丞相带兵出征能够成功的,道周漂泊半生,虽然遇到了赏识他的主人,却为时已晚了!“

    虽然同为儒学宗师,黄道周相比于刘道周还是要通达权变一些,黄道周在福建募集了一支几千人的义军,然而这支军队主要成分还是农民,军事训练不足,武器也很简陋。施琅看到这种情况,私下里劝说黄道周,这支军队还不如干脆遣散掉算了,我带几个亲信的家丁护送你到赣州,你用兵部尚书加大学士的头衔召集各地总兵,督抚共同抗清。

    虽然出发前隆武帝曾经向黄道周交代过,施琅很有军事天赋,遇到战事要多听听他的意见,然而,黄道周还是低估了建虏,他没有采纳施琅的意见,后来黄道周不幸被建虏击败,自己也做了俘虏。黄道周身为儒学宗师,在朝野民望极高,建酋顺冶听说捉到了黄道周,“如获至宝”,比占据了几个州郡的土地还感到高兴,专门派了他的福建老县和熟人洪承畴前来劝降黄道周。

    黄道周“义正辞严”地痛斥洪承畴这个“背主求荣”的小人道:”我认识的洪承畴,早在当年’松锦之战‘的时侯就已经阵亡了,崇祯皇帝还专门为他举行过祭典仪式,你这个鼠辈就算是鬼c是怪c是妖,也不可能是洪承畴,你不要冒用他的名字,侮辱他的名节!“

    洪承畴当即羞愧地掩面而退,然而他还不肯死心,又提出一个较为缓和的条件:即只要黄道周同意剃头,出家当和尚,他可以放黄道周归隐山林。

    虽然黄道周一直向往过那种隐逸山林,传经布道的生活,然而黄道周终究是众人敬重的大师,明末文坛的领袖人物,怎么可能就此妥协,他不屑于回复洪承畴,只是写了一封对联以明志:“史笔流芳,未能平虏忠可法(此处指弘光朝的时侯,史可法在扬州坚持抗清而壮烈殉国);洪恩浩荡,不思报国反成仇(讽刺洪承畴为了高官厚禄,出卖国家民族)。”

    洪承畴接到对联后,当着众人的面说:”黄道周不过是个不懂时务的书呆子罢了!“洪承畴心中忌恨黄道周揭露他的丑恶面目,在给建酋顺冶的回信中“加油加醋”地说黄道周民望极高,而又是个死硬的反清派,因此绝对不可留下此人,必须杀了以绝后患。

    洪承畴出任江南总督后,曾经亲自去福建老家迎接老母亲,他的老母亲看到洪承畴就打,一边打一边骂道:“自从你父亲死后,我辛辛苦苦几十年才把你养大,当年松锦之战的时侯,听说你战死沙场,崇祯皇帝还专门为你主持祭典仪式,我当时虽然很伤心,但想到你也是为了国家c民族捐躯,我心里还一直以你为傲!“

    洪承畴虽然贵为总督,但他在母亲面前还算孝顺,他满脸堆笑道:”娘,别说那些陈年往事了,我这次来是专门接你去京城那个好好世界享福的!“

    ”没想到你竟然’贪生怕死‘投降了建虏,建虏就是披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