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三十七章 此般猎犬有何益?(第2/3页)  晚明霸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会。

    “陛下,非是吾等想要替那些文官张目。实在是因为这些文官在报纸上胡言乱语,就裁撤陪都,与防民之口有何区别?陛下若是想以正视听,臣等愿意出资,筹办报纸,为陛下鼓吹,我们在道义的制高点上战胜他们便是了,何至于连祖制都不要了?”

    “闭嘴!”徐梁出口训斥,他非常恼火这群人,动不动便是祖制。朕虽然承袭大明的江山,但是说到底认不认大明的祖宗,还要另说。

    “朕再问一遍,你们都反对裁撤陪都吗?”徐梁目光逡巡看向众人。

    众人目光虽然有所躲闪,却没有人后退。

    “朕明白你们这些与国同休的勋贵的意思了。只是朕想说的是,你们不与朕一条心,朕有如何与你们同富贵呢?”徐梁的声音听不出喜怒,但是言语却让众人感觉到森森的含义。

    但凡有人在原历史剧本上留下了忠贞之名,徐梁也不会用如此极端一网打尽的法子。

    可在徐梁前世的历史书上,正是这些勋戚与南京留守文官集体卖城,没有半点抵抗,拱手将江南交给了鞑虏,助纣为虐。酿成江南数十起大屠杀。

    人不能为他们尚未做过的事负责,但这些人愚昧和贪婪的原罪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一分。

    “陛下这是何意?臣等皆是皇家的忠臣!”勋贵代表小心翼翼地陪道。抬眼间看到邵一峰捧着厚厚一堆簿册走了过来,低眉顺眼站在皇帝身后,微微躬身。

    “要我说实话么?”徐梁声音一冷:“先皇最困难时,收罗宫中所有金银器,也才凑了七八万两银子。你们各家家产有少于这个数目的么?有么!”

    众勋贵身子微微发颤,闭口不言。

    第十一代魏国公徐文爵上前道:“陛下。都说江南富庶,其实真的论起家产来,各家也不过七万两不到,哪有真的家财万贯之说?”

    作为南京第一勋戚的魏国公出头,其他诸如灵璧侯等人纷纷附和。

    “唔。那看来是我冤枉了你们?”徐梁突然笑道:“邵一峰,给他们准备笔墨,让他们将家产一一写出来,果然少于七万两的,我便认了这个冤枉勋臣之罪。”

    这里勋戚二三十家,面面相觑,只见女官们,纷纷捧着笔墨矮几出来,排成数列,复又退了下去。原本守卫皇帝两侧的近卫亲兵,纷纷上前,在皇帝面前组成一道人墙。各个手按刀柄,一脸杀气。

    这态势有些像是拷问,魏国公正要说话,突然听到闷雷一般的炮号声响,隐隐是从城外传来。

    徐梁拍了拍手掌,花园之中顿时响起一声高亢的哨音。

    哨音未落,一队队身着铁甲的新二师团将士从门洞中鱼贯而出,各个手持长刀,将花园中的勋戚围成一团,足足有上百人的规模。

    “陛下,这是何意啊?”忻城伯上前,面露哭腔,道:“我等皆是大明开国以来的功勋之家,世代铁券,又不曾违犯国法……如何以刀兵对我等?”

    魏国公见了刀兵,猥琐一团,不敢再说话,只让忻城伯上前求情。忻城伯如今领着南京京营,正是这一轮坐庄的勋戚,合该出头。

    “尔等以为我没见过世券?”徐梁气得笑了:“谁家世券上写了免九世死罪的,拿出来让我开开眼界!”

    众人哑口无言。

    一时都说子孙免死,说得久了自己都信了。

    从大明开国时起,只免本人非谋反罪二死,其子免一死。所谓免死金牌,到了孙子一辈就已经不存在了。如今这些勋戚,即便得爵再晚,也不可能在免死范畴之内。

    “真是不知道你们脑子里怎么想的……快写,等我没耐性跟你们耗着的时候,你们再哭就来不及了。”徐梁指了指了那些案几。

    朱国弼看了一眼邵一峰,后者正朝他点了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