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第1/2页)  北漂三十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眨眼之间,凌凤英家的亮亮要上小学,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把孩子送回老家还是留在自己身边?

    凌凤英——凌立德的三姐,前后生育了4个孩子,早些年在外打工没挣到钱,小女儿和大儿子先后被寄养在婆婆和母亲家里,各自随着奶奶和姥姥生活,现在开饭馆挣了点钱,打算给这个生活在蜜糖罐里的小儿子无微不至的呵护,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凌凤英从邻居的闲谈中得知,本地的公立小学只收取有本地户口或者在本地有房家庭的孩子,“这算是给外地人断了后路,有钱都上不了!”凌凤英气冲冲的对老公说道。

    “这外地人永远也别想进城里的大门,户口在哪困着哩!没个当官哩还真没办法了!”段宏志说道。

    从市场里卖猪肉的李大爷得知,衙门口附近有个专门为外来人员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市场里不少孩子都在那里上学。

    上午退了市,段宏志叫上凌立德,一起去衙门口那所学校打探打探。

    段宏志说:“小儿子快到上学的年龄了,打算秋天就让他先插班上一年级,这边学前班叫幼儿园,收费贵不说还学不到啥东西,都是城里人烧钱的地方。”

    凌立德说:“看看要是好,我打算让大儿子也过来上,在旁边好管些!”

    “那你小儿子扔家里啊?”

    “小儿子成绩好,这几回考试在班里都是第一名,俩小孩在一块天天玩,大的马上把小的也带的不好好学了,把大的接过来我们自己看着!”

    “伟伟能答应吗?”段宏志说。

    “那也没办法啊,两个孩子都在这也不好照看,花钱多不说,还影响做生意,只能留一个了!”

    “那样伟伟在家里也不好受啊!”

    凌立德没有说话,无奈地摇了摇头。

    绕过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两人到了一处形如四合院的楼房区,地方不大,四周围着六层的教学楼,中间一片勉强称为操场的空地。离近了迎面看到一处走廊上面用白底木板印着“向阳农民工子弟学校”几个油墨大字,进去能看到一展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里面能听到稀稀零零的读书声,在秋季里,这样的学校显得有些冷清了。

    段宏志进到一处类似老师办公室的房间里,问了问招生处在哪里,里面一个20出头的年轻小伙子头也没抬,说:“二楼!”

    两人到了二楼绕着楼转了一圈,看到大半的教室都是空的,有的班人数稀少,不到30人,有的乌泱泱都是人。在一处厕所旁边,一间办公室横着“招生处”的牌子,里面一位30出头的女人正在抄写着什么东西。

    见来了咨询入学的客人,女人面露不悦,似乎两个人打扰了她的好梦,许久才缓缓起身出了门,留下两个人在屋子里面面相觑。

    过一会,一位戴着眼镜的秃顶中年大叔笑呵呵的过来了,操着一口浓重的中原口音说道:“俺是学校的副校长!恁两个是来送孩子上学哩吧?”

    段宏伟说道:“对,孩子开学要上一年级了,还不知道要送到哪去上!”

    秃顶大叔说道:“公家小学白想了,咋都木法上!俺里小孩我都让他在这上,成绩也可不赖!在这大班一年1200,小班一年1500,还便宜。你嘞几年级?”他指着凌立德问道。

    凌立德说:“还没打算让孩子过来,明年打算送过来。”

    “咦!可白犹豫了!明年不定啥情况,我们这收费一年一涨!因为这房租是一年一涨!木办法的事,越拖收费越高!”

    秃顶大叔接着给他们分析了今年的形势,接着带两个人参观了整个校园——就是在四合院走了一圈。

    “我们这老师可都是名师,美国c新加坡c柬埔寨留学归来哩!一大堆,教的学生成绩都好哩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