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4 章(第1/4页)  驼峰航线179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空中。

    几分钟后,每人心里都感谢上帝的救命之恩。随后几小时,机上积雪已融化,各仪表的指示也恢复正常。我们脱离了障碍,畅通无阻,太阳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温暖舒适,晴朗的蓝天也如此吸引人们。由于导航员已有六个钟头未发现过地面,他要求报务员查找飞机至基地的无线电航向。经过数分钟测定后发觉那暴风雪已经把我们刮到偏离航线80英里以外。好在我们在起飞前增加了额外燃油储备,否则这次航程会有不同的结果。

    在执行多次轰zhà任务和随后的各次运输任务期间,我经历过许多的热带风暴,然而出现的是单一的风暴和单一的云,因而使我怀疑,在黑暗风暴和黑暗的云中是否有一线光明。

    看来,驼峰航线不会因为更换了美国将军就温柔顺从,迎接威廉.H.滕纳将军的,依旧是恶劣的天气。不知将军是否会像俄国那个被捧为伟大的作家一样,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注一:据查证,该机在美国出厂前的涂装中,已喷涂中航"中"字标记和91机身号,但由于坠毁,未能列入中航运输机序列。

    注二:滕纳回忆录。

    完成一次"驼峰"飞行后,飞行员可以在中国基地享受煎蛋和咖啡。常常一个小时以后又要出发返航印度。

    ------------

    "驼峰",生命之魂!

    ------------

    上哪儿找这种日子啊!

    之后是训练,全部美械,火力大,精度高,最痛快的是供应充足,子弹pào弹随便用,哪像国内几个人合用一条qiāng,有的抱着个木头家伙还像搂着个宝贝似的。

    几个月下来,那精神、那劲头和原来简直没法比。

    拼命地练。等到反攻时,长官就是一句话:"弟兄们,咱们回家!"拼命地练就是为了这一天。当年打不过日本人不就是因为家什不如他、给养不如他吗?现在一切都掉了过来,妈的,给我往死里打!

    日本人抵抗得顽强,但也不行,咱们那简直是横扫缅甸!老人说。

    是归家心切。三年了,谁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爹娘、没有忘记自己的妻儿、没有忘记同窗的恋人…也有的老人说。

    ------------

    永无停止的争吵

    ------------

    远征军横扫缅甸之时,也是中航飞越"驼峰"运输物资最紧张之际。

    缅甸远征军好说,随着地面部队的节节推进,后方的给养通过胜利区域可以一直供给到最前沿,但日本人不甘心溃败,在国内发动了最大的攻势。

    平汉线告急、长沙告急、桂林告急…请求援助、请求物资支持的电报再次纷至沓来,具体下达到中航,最后落实到人归家-远征军开赴密之那。

    250头上,只有拼命地飞、没日没夜地飞!

    高层的争吵也是永无停止。

    争来争去的,不过还是围绕几架飞机、一堆物资而已。

    从1942年开始,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就想尽一切办法促使中国航空公司从jiāo通部归属下转到国民政府航委会旗下,然而此举受到中航副董事长邦德的坚决抵制,原因也很简单,中航是一家"合资"的商业航空公司,不应该附属于军事当局。此时随着抗战的进展后来不了了之。

    本以为随抗战之后一切都会"和谐"起来,但这回看着中航不顺眼的倒是远渡重洋而来的本家-史迪威先生。

    史迪威也不是冲着中国航空公司去的,史迪威坚决反对在作战地区出现高薪,特别是不受他控制的非武装人员。

    接下来的问题又来了,国民政府现在是放弃了把中航归属到航委会了,也同意史迪威关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