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六章 群仙聚昆仑(下)(第2/3页)  洪荒之南华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此循环反复,无止无休,此正是玉虚大法,庆云金灯,整个阐教,也就只有广成子学成了这门神通,三花相应交汇,内安三才,有三宝如意浮于其中,自接天地人三才之气,华贵无比。

    通天头顶,有一亩大小青色庆云,三朵斗大的青莲缓缓旋转,五条白浪来回冲刷,青莲之中,道道剑气若隐若现,剑气纵横三千界,三锋宝剑号青萍。那庆云之中不时演化为青莲的剑意深深的吸引着弟子们的目光,肃杀之气弥漫全场。

    渐渐的,四片庆云竟然融合到了一起,首先是老子开始讲道: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於空。

    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老子语毕,接下来的原始: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呼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听原始讲完,南华不禁感叹,原始对那的道愈加的趋向于中庸之道了,且对其感悟之深,不亚于周围的任何一人,同时也对接下来的通天更加的棋期盼。而地下的弟子此时已经听得如痴如醉,算是明白了唤他们来的目的,除了借此机会让他们私下认识一番,交流交流,更重要的则是这次讲道,大劫即将来临,几位师长自然会有所准备。

    上药三品,神与炁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廻风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炁,炁合体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炁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