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78 文恬武嬉(三)(第1/3页)  重走未来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8文恬武嬉(三)

    这样的阶层固化,更是绝对的。

    长生者有无贪污之辈?

    当然有,而且还不少。

    每隔十年二十年,魏东生都会整风运动清理绝圣门门徒的残渣败类,该死刑的死刑,该入狱的入狱,该撤职的撤职。曾经的绝圣门九大巨头,萧群奇c左慈c于吉,都曾因为子孙们的牵连而被魏东生警告处理。这还都是比较轻的,其实每次整风运动,都有许多精英长生者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绝圣门门徒并非人人都是圣人,恰恰相反,表面夸赞绝圣门价值观内心追求私人权欲的长生者不胜枚举。

    但是,十年二十年一次的反腐倡廉或者说整风运动,根本无法解决长生国家的本质问题。

    整风运动再残酷,又能整风下去多少人?

    而且,长生者因为寿命悠久,很多道德思想都渐渐发生变化。例如财富,如果可以一百年稳稳当当赚取,何必冒险压缩到五年十年呢?因为不惧衰老,长生者群体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慢,普遍缺乏那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激昂奋进。面对魏东生十年二十年一次的整风,“求稳”慢慢印在绝圣门门徒心头,冒险贪腐之辈越来越少。

    乍一看,绝圣门门徒队伍越来越廉洁,仿佛成为现实世界眼中的圣人。但魏东生知道,绝圣门绝非圣人门,绝圣门门徒更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他们只是因为寿命悠久降低了攫取财富的急迫心理罢了。对于非长生者来说,晚三十年,或许就要遗憾一辈子;而对于长生者来说,只要能够稳稳当当活下去,晚三百年又能如何呢?

    他们是越来越擅长求稳而已。

    求稳并非贬义词,毕竟他们很少越过规章制度犯错,普遍能够尽职尽责完成合理的工作任务。

    以魏东生视角而论,绝大多数绝圣门门徒都是合格的。如果一些岗位,非要强行换成经验不够的非长生者和境界不到求稳的新晋长生者,各部门反而会大面积出现问题。这种情形就像现实世界的笑话,让乒乓球运动员改学游泳,让篮球运动员改学足球。却是因为既然岗位总数一定,长生者群体就能利用寿命优势赶超非长生者竞争对手,渐渐提高这些岗位的门槛。而且,越是依赖经验的岗位,长生者的优势越显著,除了少数天资绝艳之辈,非长生者简直毫无竞争力。

    非长生者群体并非唯一受害者。

    当长生者总数越来越多,当长生者填满了绝圣门的萝卜坑,当长生者先辈凭借才能优势牢牢垄断了高层岗位,新晋长生者也迎来了他们的天花板。除了少数龙气眷顾者和名气眷顾者,绝大多数新晋长生者都失去了上升通道。

    譬如象征国家权力的公务员体系,类似现实世界华国乡科级官员的基层官员,绝圣门联盟约有445万名额。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这445万名乡科级官员,清一色全部都是长生者。

    除了少数代表制度指定的非长生者群体代表,非长生者已经被彻底淘汰。

    这种现象,并不能完全归罪于长生者群体的歧视。魏东生最初参考代表制度,强制在官员队伍里安插一定比例的非长生者。岂料,非长生者官员不仅能力被长生者官员碾压,非长生者官员的贪污概率也远远超过长生者官员。结果,长生者官员因为讨厌与他们不合拍的非长生者官员,渐渐导致长生者群体和非长生者群体的裂痕有扩大趋势;非长生者群体也痛恨非长生者官员的各种不专业素养,跨越阶层矛盾要求取消这些政治正确式歧视。

    魏东生后来吸取教训,废除了官员比例分配制度,改革为彻彻底底的任贤任能,所有官员全凭能力上位,最终彻底淘汰了非长生者官员。当然,之所以淘汰的如此彻底,是因为非长生者和长生者并没有种族壁垒。如果某名非长生者官员非常优秀,他肯定累积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