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一上任就要杀亲兄弟的皇帝(第1/3页)  五胡灾—汉民族的第一次亡种危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么大的事情,刘和连什么准备都没有,就这么开干了,完全没有他父亲在洛阳城里隐忍三十年的风范。

    可惜,他应该多考虑一下的,起码要先选几个信得过的人。

    当天晚上,刘和连夜召见四位顾位大臣:安昌王刘盛、安邑王刘钦、左卫将军马景、右卫将军刘安国进宫,想获得他们的支持。

    刘盛是刘渊临终前特意提拔起来的,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见识、品行,确实远比刘锐更配得上顾命大臣的身份。

    刘盛一听刘和要杀兄弟,第一时间就立场鲜明的表示反对:“先帝的棺木还没有下葬,四位王爷没有丝毫不忠的迹象,如果这就开始自相鱼肉,天下人会怎么议论陛下您!”

    他还在为刘和考虑。

    但他没注意到旁边还有个呼延攸。

    呼延攸为了这笔投资,已经押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一旦刘和犹豫,被外面的四个王爷反应过来,死无葬身之地的就是他,他绝不能给刘和一丝动摇的机会!

    于是,他干了一件非常绝的事情。

    他突然拔刀,起身,当场将刘盛砍死在地。

    这一刀断掉了和平渡过交接期的所有希望。

    政治就是这样,刚开始大家都玩文明的,但一旦开始流第一滴血,就需要有更多的血来献祭。

    见到大祭祀突然变得如此狂暴后,其它三大顾命大臣都傻了眼,纷纷表示愿意与他结盟——不结不行啊,结了还可能有活路,不结马上就得被砍死。

    统一认识了,那就该干活了。

    但是,风风火火、不做准备就决定搞政变的刘和,这会儿却掉了链子。

    统一了战线之后,他没有连夜动手,而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硬是等到第二天早上,才开始排兵布阵,派出四队人马,去捉拿自己的四个兄弟。

    这种执行力,实在令人捉急,这是政变,又不是郊游,不趁着夜黑风高,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悄悄的把事情办了,非要到大家都起床了才来干这种见不得光的勾当,刘和的帝心,确实是难以揣测,难得呼延攸居然能摸准他的脾气,牵着他的鼻子走。

    以这样的办事能力,能把这么大的事情办成,才叫有鬼了。

    但是,刘和还真就差一点点把这事办成了——如果不是他仓促间用错了几个人的话。

    第二天破晓,刘和的杀弟大军就兵分四路出发了。

    他虽然能力有限,但基本的御下之道还是了解的,分别用三个老班底为主,一人带一个降兵:

    呼延攸带着刘安国去司徒府抓刘裕;

    刘乘带着刘钦去鲁王府抓刘隆;

    刘锐带着马景,这一路最猛,直奔城外,去偷袭屯兵在那里的刘聪;

    老班底都用光了,但是还有一个最小的弟弟刘乂没人照顾。不过刘和觉得没关系,他认为刘乂年纪小,最好对付,随便找两个听话的人,带个枷去把他拷回来就行了。

    接下来,生活将会教育他“不可随处小便,小处也不可随便”的珍贵道理。

    应该说,他考虑的是对的,刘乂才十几岁,还未成年,不用他花太多心思。

    他没考虑对的,是派出去逮刘乂的人。

    尚书田密、武卫将军刘璿,一向表现得中规中矩,既无大功也无大过。刘和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听话的人,本事大小另外再说,就你们了。

    就是这两个人,翻了刘和的盘。

    这两个人虽然很老实,但是脑子不傻,知道刘和是皇帝,要对付城内的几个王爷虽然轻轻松松,但也免不了会有变数。

    这个变数,就是驻扎在城外的刘聪。

    这可是个大雷,刘聪掌握着十万人马呢,而且这十万人马都是精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