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次征讨,因为一个人的死逃过一劫(第1/3页)  五胡灾—汉民族的第一次亡种危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10年7月,匈奴汉国第三次征晋,依旧是以刘聪为主帅,刘曜、王弥、石勒都被编进了征晋大军中,从各个方向同时对洛阳发起了进攻。

    一次性拿出了这样的顶级豪华阵容,刘渊真的是拼了,趁晋朝病要晋朝命,他想要一举实现自己这一生的梦想。

    晋军发挥十分稳定,还是一如既往的不禁打。

    冠军将军梁巨守武德,面对石勒的进攻,兵败请降。石勒不接受他的投降,硬是打破城池,不只砍了梁巨的头,还把试图投降的一万多晋军全部活埋--势力强大之后,石勒性格中残暴的一面开始展现出来,以后,他还将多次展示这种兽性。

    司马越派出了洛阳城中已经为数不多的专职武将:征虏将军宋抽,让他去救援遭到围困的河内,被石勒和王弥围点打援,半路将他杀死,他带的军队没跑出几个人。

    被围起来的河内太守裴整,倒是表现出了与前面两个本家截然不同的硬气,他坚守河内,抵御匈奴人的进攻。可惜,当地人眼睛不瞎,看得出来晋朝已经无药可救,不愿意跟着裴整一起给这个腐朽的王朝陪葬,朝廷不拿我们当人,打仗征兵不打仗征粮,死在朝廷手里的并不比死在匈奴人手里的少,它灭亡的时候我们不想效死力,我们只想上去搭把手,让它死得更快一点。

    河内人捉住了裴整,献给了匈奴人。

    刘渊不只没杀裴整,还封了个尚书左丞的官给他做。

    投降的杀死,不肯降的反而有优待,刘渊这一朝,北方的胡人仍然信奉汉人的忠孝节义。当这一批胡人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新生的少数民族全面返祖,禽兽当道,畜生掌权,所有的伦理道德点滴不存,中原大地上杀伐盈天,白骨蔽地,汉人才真正迎来了末世。

    晋朝的王爷们一手造就了这一切,现在,硕果仅存的东海王司马越已经惶惶不可终日,他如行尸走肉一样登上洛阳城头,看到了黄河对岸的河内郡燃起的滚滚烽烟,这些烽烟很快就将燃烧到他的城下,将整个天地熏成一片黑暗。

    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和同姓兄弟之间的互相攻杀,让原本不起眼的异族人得以趁势坐大,直至有实力来毁灭他的整个国家。现在,他已经毫无办法,只能祈求神灵的保佑了。

    神灵貌似听到了他的祈祷!

    司马越看到,不可一世的匈奴骑兵,竟然在向北退却。

    匈奴人撤军了!

    稀里糊涂逃过一命的晋廷君臣十分迷惑,就算以他们自己的半吊子水平,也知道洛阳无兵无粮无援,匈奴人已经爬上了树,一只手捏住了果子,只要用力揪一下,就能摘下来享受了,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个时候退兵。

    难道真的是神仙显灵了?

    不是神仙显灵,而是匈奴人的“神”走了。

    刘渊死了。

    310年8月,刘渊在平阳去世。

    刘渊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因为他的野心,他一手开启了五胡十六国乱世,给中原大地上的所有人:不管是汉族还是胡族,都带去了深重的灾难,无疑是一个乱世恶魔;但相比残暴而又愚蠢的晋室皇族,他有雄心,有仁爱,更像一个气度非凡的帝王。

    评价一个人,一定需要带上立场,无论是民贼还是英雄,都只在某一个立场下成立。从匈奴人的立场来说,他是无可争议的英雄。正是在他手上,原本一盘散沙、只能任由汉人王朝宰割的匈奴得到了重生,五部匈奴被聚聚在了一起,在中原建立了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再度焕发出了草原上的王者气息,恢复了匈奴人五百年未有之荣光。

    但从汉人的立场来看,刘渊是一个再典型不过的乱臣贼子,他顶着汉族政权给他的官职,发展自己的势力,在汉人虚弱之时,反过来大力捅了老东家一刀,让汉人在此后的三百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