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2/4页)  有言在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可今天学了《笠翁对韵》,背诵了《女儿经》,师傅累了,弟子也着实乏了,不如大家歇了吧?等养足精神气,弟子能学得更用心。”

    见她慧目闪闪,塾师无奈地看看天色也已近午,便说:“好吧,散学后格格要记得温习。”

    “会的,会的,‘温故而知新’嘛。”

    格格开心的允诺着,如同久困笼中的鸟儿般,快乐地奔离书斋。

    看着她既不斯文也不优雅的身影,塾师无奈地想:格格敏慧绝lún,可惜似与高贤圣人无缘,要将她调教成符合大家规范的温顺小女人,那是难上加难哪!

    与忧心忡忡的师傅截然不同,在庭院内嬉戏的弟子则是全然的轻松。从小就受满人教育的格格,天xìng热情好动,崇尚自然。若要她去木兰围场陪皇帝爷爷骑马shè箭,跟随各位贝勒、贝子、阿哥们围猎赛马,那绝对难不倒她!可是,如果要她为嫁给那些家学渊源的文人、士族而拚命学习圣贤经论,学习如何做一名乖巧、听话的好媳fù的话,那简直是要她的命!

    嫁人?学做好媳fù?

    这是德硕亲王府的格格最不屑去做的事。这些年,前来王府提亲的人家络绎不绝,但她从不予考虑。甭说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凡夫俗子入不了她的眼,就是那些名列金榜、位居三公,怀才抱德、韬光晦迹的俊隽男儿也没往她心里去。

    一向好脾气,又特别疼爱子女的德硕亲王和福晋也不勉强她,可是,她那位身为皇帝的玛法(注一)康熙爷,则不那么好应付了。

    康熙不仅是一位有宏图大志的国君,更是一个爱好儒学、深知要繁荣文化就必须争取汉族知识份子的聪明人。为了让汉人感受到皇族的善意,消弭满汉隔阂、稳定社稷,他决定让朝廷来场轰轰烈烈的满汉通婚。

    而皇子德硕亲王府中初长chéng rén的格格,就成了他的最佳人选,于是一道圣谕传来德硕亲王府的格格不得再随意到木兰围场放鹰,不得再跟随阿哥、贝勒、贝子们纵马山水间,必须乖乖地待在闺阁内,跟随德行高尚、才学深厚的老先生熟读三从四德的道德文章,学习大家闺秀的礼仪典范,为婚嫁做准备。

    至此,渴望翱翔天际的格格快乐少了,烦恼多了。

    可是,烦恼归烦恼,只要嫁人的事一日没落到自个儿头上,她便是快乐的。

    注一:满族人称祖父为“玛法”。

    第一章(1)

    “格格、格格!大喜啊!”

    一年一度杏花开,今年德硕亲王府内的杏花开得最是美丽。正在赏花的歆怡格格被兴冲冲奔来报喜的丫鬟秋儿拉住。

    “什么大喜?”她一头雾水地问。

    “格格大喜。”秋儿兴奋地说。“皇上给格格指婚了!”

    “什么?指婚?”她抓着杏花树枝大惊失色地问:“要我嫁人吗?”

    正在兴头上的秋儿看到主子花容失色,依然笑着说:“正是正是,听说皇上为格格选的额驸是江南有名的书香大户,今科殿试的二甲头名进士,王爷和福晋都很满意呢,王爷还说这亲事于国于家都有百利……”

    喀哧!格格手中的花枝折断了。“于我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将手里的残枝摔在地上,歆怡俏脸如黛。要她嫁给一个素昧平生、一无所知的人,那根本就是不、可、能!

    她不理会这是皇帝爷爷钦点的婚事,也不管阿玛、额娘是如何满意这门于国于家皆有利无害的亲事,更不在乎未来夫婿的身分地位,她又是跳脚,又是嚎叫地抗议道:“不嫁!不嫁!不管他是谁,我就是不嫁!”

    娇美的小格格声响如钟、气壮如牛,吓得常年服侍她的康嬷嬷急急走来掩住她的口。“哎哟耶,我的祖宗小nǎinǎi,你可小声点,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