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5.两个女人的战争4(第1/3页)  综影视之夏日午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77年10月21日,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以及高考时间——12月11日、12日。

    距今为止,高考已经停止了11年。

    鼓起勇气报名的知青们高兴有之,兴奋有之,但更多的是恐慌和不安,因为大家的知识储备实在太少了。文革“十年”,他们这一代人的学业被迫中断,学习好似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

    现在要考大学,怎么复习?复习材料呢?没有辅导老师,没有复习提纲,就连高中课本都找不出几本。

    知青们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迷,直到赵欣梅拿出四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改变命运的希望才再次点燃。

    这七年间,海城废品回收站老李头总共集齐了六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后,赵欣梅当即发电报回去让他捐了一套给海城图书馆,剩下五套全部寄来建湖农场。

    给赵子博留下一套,其余四套无偿赠送给了知青们。虽然相比参考人数,书的数量远远不够,可是这些书却让那些把高考视为攀越命运天堑的阶梯的知青们看到一线希望,书不够不打紧,手抄就是。

    赵欣梅没想过为他们排除前进路上的所有障碍,她只是基于对这些被政策耽搁的年轻人的同情,另外再加上相处七年的那一丝香火情,提供一艘通往梦想彼岸的小船罢了。至于他们是选择乘风破浪,还是安于现状,她是不管的。

    达尔文早就给出解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至于赵欣梅,她这几年每次回海城都会从头翻阅一遍这套丛书,另有上过数次高中的经历打底,对这些知识勘称烂熟于心。

    而她哥赵子博唯一的优点就是智商高!原剧中两位女主幺蛾子干扰不断的情况下人家都考上了大学,现在境遇不知改善了多少倍,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知青们引发了建湖农场的读书热。

    大家白天上工,晚上复习,无论是蜗居斗室之中,还是旷野星空之下,都抓紧时间拼命学习。就跟走火入魔似的,满脑子塞的尽是二元一次方程、安史之乱、唯物主义……

    压抑已久的对知识的渴望在这一刻喷涌而出,势不可挡。

    相比其他知青,赵欣梅这个卫生员明显清闲得多。利用闲暇时间,她整理了几本知识点梳理和考点归纳。本来就赵子博一人受益,可有一次意外被董芳这个大喇叭看到后,整个建湖农场都知道了。正愁没有辅导老师指点迷津的考生们顿时如获至宝,强烈要求赵欣梅开堂授课。

    赵欣梅倒是无所谓,赶一只羊也是赶,赶一群羊也是赶。大不了也就是累点,权当日行一善积德了呗。

    有人想办法申请来了食堂夜间使用权,于是每当夜幕降临空旷的食堂就变成读书角,几百个知青汇集到此点着煤油灯奋笔疾书。穿堂而过的寒风无法熄灭大家的热情,烛火在眼睛里摇曳,像极了他们被点燃的心火。

    自从恢复高考以来,赵欣梅每天都要花费几个小时为考生们讲课、答疑,到晚上入睡时嗓子都快冒烟了,没有一天例外。

    可她却异常满足。

    她不知道需要多么大的幸运才能让她如现在这样历经人世轮转,尝遍人间至味,阅览天下美景,也不知道这趟时空旅行会在何时结束。但是她不想被时间打败,最终因生命太长活成一个行尸走肉。所以每一世都当做新的人生或者最后一世来珍惜。好好感受这个世界,爱一个自己所爱之人,做一件自己所付诸热血的事,才不枉费来此间走上一遭。

    剧情是看客的,生活是自己的。

    时间很快来到12月11号,停摆了11年的高考在这一天重新开考了。

    那天,整个农场充满喜庆的气氛,众多考生如赶集般纷纷搭乘着卡车、拖拉机、牛车或者骑着自行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