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拍即合(第1/3页)  大家碧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父亲糊涂了,郭皋是谁?”季云起朗声道,“那是江南道的通藩商人,是皇商!和江南道的大人们交情都好着呢!聚时珍在江南,就如同多宝阁在北地,您是左相,难道不知道多宝阁的东家有多难结交?”

    季文忠道:“那如何能一样?多宝阁背后站着什么人?”

    “正因为他后头谁都没有,能做到今天这个份上,才更不能小觑。”季云起道。

    季文忠在左相的位置上做了不少年,圣上曾评过“忠正”,也评过他“钝直”。

    这两个评语都是圣上笑着说的,身为国之重臣,钝直也并非不好的品质,若真的油滑变通,反倒不好。

    只是平日里季文忠的确有些刻板守旧,因此才不愿意与商人来往,即便是文家那一脉,他都谨慎地保持着距离。

    季云起虽然是他的儿子,跟他性格迥异,心思灵活,不然也不会早早就做了相府幕僚中的第一人。

    “父亲在家中说说倒也罢了,可别去朝堂上惹圣上不快,要知道郭家的盛世华音刚得了御笔题匾,那位大娘子还去了一趟江南,陪同前往的就是云韶府的大人。您便是不喜欢这些事,好歹也得从里面品出点滋味来,圣上拨乱反正之初减免税赋、鼓励行商,商人在圣上眼中,可不像您想象的那么不堪。”

    他说的话其实季文忠也都知道,本朝开国的功臣中还有一位就是商人呢,只是轮到自家儿子头上,难免有些不快。

    “这事您别管了。”季云起道,“交给儿子就好。”

    季文忠叹了口气,这个儿子在朝考的时候表现极为卓越,圣上当天便在书房跟他开玩笑说——他家又出了一个宰相之才,而今入翰林院做编修的行文已经盖了大印,别说以后,现在他便觉得有些掌握不住季云起的想法了。

    季云起看父母都走了,这才理了理衣冠,向花厅走去。

    若是在以前,他还真未必会去见郭皋。

    他虽旷达,可是却也认为没有什么理由会让他刻意结交、示好。

    不过现在情况有些不同,那些流言不值一提,让他觉得有意思的是原本打算和郭碧玉议婚的,竟然是锦乡侯府的世子爷。

    这就很有意思了。

    二人身份地位上极为悬殊,上京之中想要做世子夫人的闺秀数也数不过来,这位世子爷怎么会铁了心的要娶一个商户女,这事情本身就很值得玩味。

    但是若是想远一步,却又不难解释。

    安子鹤不同于一般的二世祖、纨绔子弟,这一年多在圣上面前很是露脸,虽然现在做的都是小差事,可若是有一件大功,锦乡侯肯定会再起来。

    可是眼下盛世太平,哪里有什么大功可以立?

    就连端王费尽了心思抓到手里的剿除海匪的差使,别看又是禁海、又是藩国船只改道,在东海折腾的天翻地覆,朝廷这边不明所以的大臣们还真以为那是什么大阵仗,其实不然。

    上万朝廷养着的靖海将士打几波海匪,那不是跟闹着玩似的?着实不需要费太大的力气就把功劳赚了,难怪这之前端王费尽心思给靖王挖了个大坑,把富治臻那条线亮给了圣上——这也是必杀一击了。

    上京官场都以为是富治臻纵容亲族骄横,其实是富治臻投靠靖王惹恼了圣上,这世界上有哪个皇帝看着儿子在自己个儿还没死的时候就勾连重臣会高兴的?

    季云起走在小径上,摸了摸下巴。

    林大人在户部尚书位置上也熬了不少年,而今富治臻下去,他终于如愿以偿,有意思的是,林相可是端王的人……想也知道,踢走了富治臻,端王怎么可能不见缝插针,放自己的人上去?

    而接任户部尚书一职的——便是这位郭大娘子的叔父郭仪。

    在郭仪和端王之间,却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