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金簪雪里埋(第1/5页)  漫话红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c金簪雪里埋

    年轻的时候,因为太喜欢林黛玉了,所以根本就没办法喜欢薛宝钗。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和对红楼的不断品读,我渐渐地发现,憎恶薛宝钗,同样是没读懂红楼梦。

    红楼的伟大在于冲破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以男权为中心的桎梏,第一次旗帜鲜明地讴歌女性,讴歌一群青春烂漫的女子。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是全书的纲领。金陵十二钗正册c副册c又副册中,每个人的顺序绝不是随意的。特别是正册里的十二钗,她们的顺序代表着她们在作者心目中的分量和赏识程度,并借她们的命运揭示封建贵族家庭败落背后的深层原因。

    在金陵十二钗中,薛宝钗是唯一与林黛玉几乎并肩的一个拔尖人物,是作者极力讴歌和缅怀的对象。既生黛,何生钗?既然宝玉的至爱是黛玉,那为何又将宝钗拔到与黛玉并肩的高度?最恨红楼梦未完!仔细研读前八十回,其实也不难推测作者为什么会将钗黛并肩,并将对宝黛钗三人的命运预示缠绕在一起。后世有一些红楼续书和红学研究者认为宝玉最后和湘云在一起,这点我也不敢苟同。湘云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在黛玉c宝钗c元春c探春之后,位列第五,对湘云的判词也只预示了她最终的结局是年轻守寡,而前八十回里一再暗示宝玉最终会悬崖撒手,出家为僧,所以我认为湘云最终不会和宝玉走在一起。但现实生活中,也许有一个类似湘云的女子最后在曹家衰败后和作者相濡以沫。比如神秘到性别都无法确认的脂砚斋。

    红楼让人百读不厌,极尽琐碎细腻而耐人寻味。对于薛宝钗,历来是赞声一遍,多数人都认为她知书达理,才貌双全,豁达沉稳,宜室宜家。其实在书中的前四十多回里,宝钗并没有世人想象的那么豁达优雅,那么善解人意。她的品格也有一个随着年岁的成长不断升华完美的过程。和黛玉一样,宝钗也经历过一段很幸福的童年,那时她的祖父c父亲c叔叔等都还在。后来家中这些能够支撑局面的男人相继去世后,薛家逐渐衰败。宝钗无忧无虑的童年戛然而止。而哥哥薛蟠呆霸王一个,堂弟薛蝌堂妹宝琴尚小,振兴家族的希望落在宝钗身上,于是在她大约十二三岁时就被送到京城等待朝廷选秀,因此住进了荣国府而没有住进舅舅王子腾家,想必是想借助宫中元春的一臂之力,但书中并没有交代宝钗如何落选的。有红学研究者认为是因为薛蟠德行太差,薛家名声不好导致的,这点我也不太认同。我觉得也许和宝钗过于守拙内敛和不爱修饰打扮有关,宝钗身上缺乏一种青春少女应有的朝气和烂漫。书中一再说她穿着朴素,薛姨妈也说她不喜欢花儿朵儿,贾母一走进雪洞一般的蘅芜苑就连连摇头说“使不得,忌讳”试想朝廷选秀,参赛的美女如云,个个都使劲浑身解数争奇斗艳,而宝钗在她们中必然会显得过于沉闷和冷淡,缺少一种青春少女的风采和风情。曲高和寡,有几个俗人能够品出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内秀呢。

    落选对宝钗的打击应该是很大的,但书中根本就没有正面提这事。我认为宝钗落选应该发生在周瑞家送宫花那一回里。大约是落选之后深受打击吧,宝钗发病了,并以此借口在家养病。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夫人前去安慰薛姨妈母女。老两姊妹聊着聊着就开始谋划起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来。薛家此次进京选秀志在必得,不想意外落选了,孤儿寡母的,金陵老家也很难再回去了。王夫人为了将宝黛结合的可能性扼杀在萌芽中,于是提出将宝钗许给宝玉。薛家母女也觉得眼下只能这样退而求其次了,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就同意了王夫人的提议。于是他们活生生的编造出了金玉姻缘之说。因此有了紧接着的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在这一回中,薛姨妈对宝玉的亲热劲显然很过火,宝钗对宝玉的态度也很暧昧,半推半就,莺儿干脆扮演起了红娘,直接说出了宝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