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4章庆王之心,路人皆知(第1/3页)  大唐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24章庆王之心,路人皆知

    对于萧睿之“死”,李瑁无动于衷,感觉无所谓,顶多是有些遗憾;最伤心的当然是盛王,随着萧睿的“离去”,等于宣告了盛王入主东宫希望的破灭;而最高兴的,大概就是庆王李琮了。。qb5、

    李琮这些日子,心情非常舒畅。  一来,他的军功功劳薄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大唐朝野的声望越来越高,在李隆基的诸多皇子中已经无人可以与之相比;二来,心头大患萧睿总算是彻底消失,这着实让他松了一口气。

    别看他表面上不把萧睿当回事,提起萧睿来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其实心底里,他对萧睿还是颇为忌惮的。  萧睿的财力和影响力,萧睿背后的玉真等等,一个搞不好,萧睿就会成为他通往皇位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是故,尽管李琮心性较李瑁等皇子沉稳,但最近也颇为得意忘形。  每每邀请朝中权贵饮宴,言谈举止间似乎隐隐以未来的太子自居。

    其实,这也算是户部尚书裴宽给他出的一个主意。

    让他借机试探一下皇帝的反应,如果皇帝对庆王的“趾高气扬”有所不满,便立即“收敛”起来,继续做他那懂事乖巧的庆王殿下;但如果皇帝反应并不激烈,这就说明,立储的天平正在向庆王倾斜。

    如果是这样的话,在适当的时机,裴宽为首的庆王党,会再次提起立储之事。  皇帝就是再无意立储,也难以阻挡朝廷的礼法和李唐皇室先祖立下来地“家规”。  立储乃是关乎江山社稷的大事,哪里有皇帝不立储的除非皇帝当真能长生不死。  当今皇帝已经在位20多年,不论从哪个角度看,立储都不宜再拖延了。

    或者说,裴宽和李琮在将李隆基的军。

    这事儿倒也暂且休提。

    最近,李琮正在考虑另外一件事。  受府中一个谋士淳于信的“引导”。  李琮贪婪的目光瞄准了萧家的产业。  萧睿已经“完蛋”,萧家就只剩下李宜等几个软弱地女子。  萧家诺大的产业真是令人眼红啊如果,如果李琮能“继承”了萧睿庞大地产业,这对于他的皇权之争,无疑会有巨大的助力。

    “殿下,小人已经查清楚了。  萧家的产业一共分为三部分。  其一是原先剑南道鲜于仲通名下的产业,共有粮号、茶肆、酒楼、钱庄、青楼等商铺百余处;其二是酒徒酒坊,酒徒酒坊以长安、洛阳和益州为中心。  共在大唐各地开设分号60余座,经营遍布大唐以及西域、吐蕃、南诏和新罗等蛮夷之地;其三,萧家还经营从岭南产来的糖,如今已经渐渐要取代山南魏家成为大唐第一糖商”一个中年男子恭谨地站在李琮跟前,小声道,“萧家家资不止千万贯啊,殿下”

    李琮倒吸一口凉气,他虽然知道萧睿有钱。  但却没有想到,萧睿竟然这么有钱,简直富可敌国啊

    他冷冷一哼,“难怪萧睿一下子就捐出军饷数万贯”

    顿了顿,李琮又沉声道,“淳于信。  本王虽然有心要吃下萧家的产业,但萧家目前毕竟还是咸宜公主在主事,如果咸宜找到了父皇那里,就怕是本王也不好说话”

    那叫淳于信地谋士笑了笑,上前一步低低道,“殿下,淳于信有几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

    “你说。  ”

    “请问殿下,在殿下心中,是亲情摆在第一位还是殿下的大业摆在第一位”

    “废话。  本王当然重视骨肉亲情。  但这跟本王将来并不冲突”

    “既然殿下这样说,淳于信就斗胆直言了。萧家产业巨大。  而萧睿一死,咸宜公主等人不善于经营,自然就不再将产业抓得那么紧如果这个时候,殿下果断出手,就会用很小的代价取得萧家的产业至于咸宜公主,过一段日子殿下不妨上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