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4章庆王之心,路人皆知(第2/3页)  大唐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皇上,让咸宜公主另行婚配便是”

    “继续说下去。  ”

    “殿下,殿下可知萧睿的产业都由一个名唤孙公让的商贾来运营据淳于信探查,酒徒酒坊中有四成份子归孙公让所有”

    李琮的眼前一亮,缓缓起身沉声道,“淳于信,你的意思是让本王向那个孙公让下手”

    “是。  不过,殿下,此事由淳于信出面就可了。  ”

    “淳于信,这事儿你要是给本王办成了,嗯,本王定然会荐举于你,为你谋一个七品地官职。  ”

    淳于信脸上压抑不住内心巨大的喜悦,急急躬身下去,颤声道,“多谢殿下恩典,淳于信必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李琮嘴角浮起一丝笑意,摆了摆手,“跟着本王做事,任何人都吃不了亏。  ”

    淳于信本凉州士子,因没有背景和靠山,5年前赶赴长安参加科考落第。  第二年,第三年,连续两年仍然没有获得他梦寐以求的晋身通行证。  万般无奈之下,他经人推荐,投入了庆王府,做了一个清闲的差使,平日里为庆王府写写文书处理些杂物之类。  如果照这样下去,他这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前途。

    可前不久,他的机会来了。

    他无意中写下的一首怀才不遇地诗,让来庆王府的户部尚书裴宽看到。  裴宽时爱才之人,见淳于信诗间文笔清雅颇有灵气,就向李琮推荐了淳于信。  经过一番“测试”,淳于信就一跃成为李琮身边的少数几个幕僚之一。

    而谋划侵占萧家产业,便是淳于信成为李琮亲信后的第一场行动。  成,则是他成名翻身的机会,而不成,大抵他这辈子也就完了。  甚至,还会有杀身之祸。

    孙公让这些日子也很是伤感。  萧睿在他心里,不仅是一个合作者,还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挚友和靠山。  萧睿“英年早逝”,乍闻噩耗,孙公让几乎接受不了。  几年来,两人肝胆相照,互相信任,一直走到了今天,酒徒酒坊也从当初洛阳城里的小作坊,一跃成为遍布大唐各地的酒业连锁巨无霸。  萧睿从一个落魄子弟变成大唐炙手可热的政坛后起之秀,而孙公让也成为大唐少数几个大商贾之一。

    孙公让是一个很另类特行的商贾,他看重地不是利益,而是更大地商业舞台。  几年下来,是萧睿带给了他广阔的舞台,让他有了更大地施展能力和才干的空间。  更令他感动的是,萧睿将得自鲜于仲通的产业也一并交给他来运作。  这种信任,其实说明了一切。

    在他的心里,萧睿已经成为他的亲人一般的存在。  这也就是这些年,孙公让暗地里替萧睿操持家务的根本所在。  回想起来,萧家从府邸到下人,大事小事,里里外外都是由孙公让在替他支撑着、打理着。

    总而言之,无论是孙公让对于萧家的信任,还是萧家对于孙公让的信任,都是长时间一点一滴构建起来的。  这种超越了合作关系、上升为友情并逐步向亲情转化的关系,是非常牢固的。

    “庆王之心,路人皆知。  ”孙公让面色一紧,眼圈一红,冷冷地扫了淳于信一眼,“淳于先生,孙某虽然是一介商贾,但也颇知信义二字。  子长跟孙某自洛阳相交至今,一直肝胆相照,今子长虽然英年早逝,但孙某绝不会做出对不起子长的任何事情。  你什么话都不要再说,要想让孙某出卖萧家,那是万万不能。  某劝先生回去也转告庆王殿下,子长英灵不远,作为皇子亲王,还是莫要做这种令人不齿的落井下石之事才好。  ”

    淳于信皱了皱眉,他乃读书人,最看不起的就是市井间这些蝇营狗苟的商人。  在他看来,萧睿在世,孙公让看重了萧睿的权势和背景,才对萧家忠心不二,如今萧睿不在,孙公让抛弃萧家乃是必然的结果。  可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