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 特岗教师(第1/2页)  青春的那场修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薛玲珑办好毕业手续之后,纠结在去上海的不安迷茫与回老家的压抑挫败之中难以自拔时,出现了一根救命稻草——阜北的特岗教师考上了。

    特岗教师从2009年开始招聘的,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c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

    两个关键点,一是县以下农村学校,条件艰苦。二是三年以后自动定岗,成为事业编制。农村人最看重的是第二点,铁饭碗。对于薛玲珑这种世代中下平农的家庭来说,一个铁饭碗就已足以让他们心满意足了,也足以让所有的亲戚邻居羡慕了。

    因此,薛玲珑心安理得地度过了2011年的暑假,董珍珠也可以和颜悦色地和她说话了。晚上,薛玲珑和董珍珠躺在四周已经炸开了边的竹篾席子上纳凉,董珍珠一脸满足的说,玲珑啊,你考上个老师,我们也算安心了,这个大学也算没有白上。薛玲珑不吭声,一边用手折断扎痛了自己的尖竹篾子,一边想着要到外市的农村去教书,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生活。那些刚考入高中实验班c刚上大学时的宏伟壮志和远大理想,经过几年的萎缩,成了

    终于等到开学了,一大早董珍珠就收拾好了东西。薛胜平用家里的装粮食用的三轮车把娘俩送到了车站。

    董珍珠执意要一起去学校考察考察,这让薛玲珑有些惶恐,多次劝说,自己连上海都闯荡过的,根本不需要董珍珠去。僵持不下,董珍珠终于说出内心的打算,是要去考察一番那边的情况,让女儿在那边寻个人家,就结婚生子了。结婚生子,距离刚毕业的大学生目前还远了一些。但是总是要结婚生子的吧。从多年后薛玲珑成为大龄剩女的状况来看,董珍珠总是能想在前头。

    虽然事先和恒泰中学的校长取得了联系,说是在有个x岗路口下车,安排老师在那接送。母女二人还是一头雾水,只能走着看吧。大客车一路北行,在一个三叉路口,被强行赶下车,上了另一辆大巴车。五个小时之后,在一个不是车站的地方下了车。客车司机用混合了几个地方口音的方言加比划,告诉薛玲珑她要是想去桂中就要从这下车,再倒趟车就可以到了。

    客车c公共汽车不发达的地方,总是会有摩的c三轮车c电动蓬蓬车等各种非主流工具来补充。董珍珠和薛玲珑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行李弄上一米多高的三轮车,再自己费劲地爬上去。九月份的大中午,阳光炙热地烘烤着大地,一辆蓝色的力之星牌三轮车颠簸在一米多宽的乡间水泥路上。广袤的庄稼地c荒草地犹如一片大草原,稀稀落落地点缀着几户村庄,三轮车俨然是一匹脱缰的野马,恣意奔腾。坐在车厢里面的母女,已被太阳烤得昏沉,眼冒金星,又被这野马下坡c跳坑c会车,像个不倒翁一般东倒西歪。车刚一停下,母女俩赶紧趴在车沿上“哇哇”吐了起来。

    正在薛玲珑吐得寻死觅活的时候,两个男子跑了过来。

    “你是不是薛老师啊?”

    薛玲珑赶紧用衣襟擦擦嘴,努力地睁开眼,打量着眼前的人。说话的人,五十余岁年纪,长相粗犷的像是刚从田里上来的老汉,偏偏带着个眼镜。

    “你是?”从嘴里挤出两个字。

    “我是恒泰中学的老师,刘校长安排我们来接你的。你是薛老师吗?”

    “我是薛玲珑,你好。我和我妈晕车晕的厉害。不好意思。”

    短暂的休息之后,又经过半小时的步行,终于到了学校。

    学校建在一个大坝子上,四周都是十米高左右的窜天杨。大坝子下面就是操场,没有围墙。刚到学校,有一间单间宿舍。一张床张办公桌个烧饭用的就收到了学校发的生活用品。一个电饭锅,一个手电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