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章 成功(第1/4页)  天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孔令诚带了一百多人再次回到天窑基地。一个月前,所有人员全部撤离。为了确保天窑的第一次爆炸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从监测的数据看,这次爆炸,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地震波,能量基本上都约束在天球内部。经过一个月的降温,已经恢复到原有的环境,具备打开天球的条件。

    孔令诚按下打开栓体的开关,栓体缓缓退出。当栓体只剩不到五十厘米的时候,阀门装置在栓体的端口出自动堵上。等栓体全部退出后,再打开阀门,将冷却水经过过滤池,流向溶洞的水库。尽管大家都穿了防辐射的装备,但现场没有检测到任何辐射异常。

    冷却水的泄放整整持续了三天,机器人终于进入天球内部。而此时的天球里面已经一片狼藉,所有的冷却和固定装置都已经歪歪扭扭,原先的天炉也不知去向,显然已经发生爆裂。大部分的烧结材料已经随冷却水流出,只有小部分沉淀在天球的底部。

    机器人对过滤池和天球底部的沉淀物进行了收集,大多数是颗粒状的物质,有几个块状的也不过拳头大小。经过帅选分类打包后,有基地的专列送到专门的检测机构。

    整体上看,这次爆炸显然很不成功。尽管预想到天炉可能会爆裂,但没有想到会是如此惨烈。从物理学上讲,压强越大,物质的熔点也会越高,就像高压锅一样。但把温度上升到几百万度,压强也增加到几百万个大气压,这时候天炉的金属材料的熔点是多少,就没有任何数据可以参考。所以这次爆炸显然就是一场赌博,而结果就是天炉被熔化爆裂了。

    大约一个星期后,烧结物的分析材料出来了。一部分是有碳元素烧成的金刚石,有几克拉到几十克拉不等,估计价值在百亿元左右,可以抵得上这次失败的损失。其他的材料中由于没有成形,基本上都是废物。不过有一种材料的熔点高达三万摄氏度,尽管是粉末状的结构。

    孔令诚来到丁顺家里。此时,林夫人已经过世,丁顺为了照顾方便,将杜振峰夫妇和林思远接到家里住。丁顺见孔令诚来了,顺便把方伟坚叫来,会同杜振峰一起,召开四人的小组会议。

    杜振峰:“首先我们要充分肯定这次爆炸。一是天球抵挡了巨大的压强;二是天炉尽管爆裂,但没有触及天球,证明支撑结构的合理;三是,本次爆炸说明了超高温和超高压可以改变物质的物理特性。尽管没有出现理想的效果,能证明天窑方案的可行性,就是巨大的成功。下一步就是要改变天炉的结构。”

    丁顺说:“我们谁都不知道压强和熔点的关联参数,现在尽管经过一次爆炸,只证明了目前的方案是不可行的,还是没有得到任何数据。因为在爆炸的第一时间就会损毁检测设备,我们没有在天炉内做相关的布置。在下一个天炉设计中,免不了还是要摸着石头过何。现在天球的抗压能力是足够的,也就是爆炸的压强还可以增大,这样可以增加天炉的熔点。在不增加爆炸当量的情况下要增加压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天炉内安置的东西应该更加紧密,不留任何空隙。因为物质经过高温高压后,有些物质会被压缩,比重变大,造成内部空隙增大,而导致压力减少。因此我们应该放置一些会导致膨胀的物质,进一步减少空隙。在压强增大的情况下,会导致天炉膨胀程度变大,需要对天炉车材料也进行调整。”

    孔令诚:“丁叔叔说的对,我们原先的天炉里面放置的烧结物是有相当空隙的,因为我们害怕压力太大会损坏天球。我的设想是除此之外,天炉的内层结构要将这次烧结出来的高熔点物质用上,尽管他们是粉末状的结构,只要将它们粘结起来,在再次高温高压下,说不定能烧结在一起,具备更高的抗高温能力。而天炉的外层应采用多层结构,最外层用黄金,因为黄金的延展性更好,可以防止在膨胀过程中爆裂。”

    方伟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