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气候(第1/2页)  天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丁顺:“我看到湖里的水,想到气候变暖的问题,我认为这时一个伪命题。你觉得呢?”

    这时,孔令诚走了过来。方伟坚对孔令诚说:“你叔叔什么都敢怀疑,他现在对气候变暖这个问题也敢兴趣,你来和他辩论一下。”

    丁顺:“这个方法好。令诚你来做正方提问,我来做反方回答,伟坚你来做裁判。”

    方伟坚:“行,我就看你们叔侄二个斗,估计有好戏看。令诚你先提正方意见。”

    孔令诚想了想:“就说这里的冰川,最近几年都在退缩,难道不能证明气候变暖吗?”

    丁顺:“首先,青藏高原有成千上万的冰川,人类监测的只是极小部分,证据上仍有缺陷。就算冰川真的退缩,除了气候变暖的原因外,降雪量才是真正的决定因素。如果没有足够的降水,那怕是气候变冷,也会逐年退缩。而每年的降雪量是不平衡的,差异非常大,会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变化。不能用短期内的冰川退宿来论证气候变暖。一个科学研究者,不可能忽视降雪量的影响。如果他们故意忽略这个环节,那么选择性地采用证据来验证,这个结论就毫无意义。”

    方伟坚:“有几分道理,正方继续提问。”

    孔令诚:“国外多家科研机构,对历年的气候数据进行分析,都得出了气候变暖的结论,这些数据应该不会造假吧?”

    丁顺说:“所有的数据应该来自于气象站,而气象站绝大多数布置在人类居住的区域,而人口稠密的区域占地球表面积不到5。虽然现在开始也布置了一些无人气象站,但周期太短,不具备可比性。至少占地球70的海洋,气象站分布十分稀少。所以数据上也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况且人口稠密的地区本来就存在热岛效应,怎么可以拿来说明气候变暖呢。”

    方伟坚:“你这个猜疑也有点道理,虽然不能直接推翻的原有论证,但也说明了原有数据的不可靠和不完整。正方提问。”

    孔令诚:“就算气象站的数据不够全面,但海平面的上升,说明陆地的冰川在快速熔化,这个推理应该合理的。“

    丁顺:“不同机构对海平面的上升的数据也不统一,说明测量方法和统计方法就是有问题的。我至今没有看到我国在青岛的海平面零点基准线上升的数据。”

    方伟坚:“反方仅仅对数据表示怀疑,没有足够的证据推翻气候变暖的结论。

    丁顺:“我说的是气候变暖是个伪命题,这里有多层意思。前面说的,只是我们有理由怀疑气候变暖的结论还不够科学而已。我们现在就来怀疑第二层问题,就算气候变暖是事实,那也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引起的。因为气候变化自古就有,远在工业革命以前,地球就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

    孔令诚:“工业革命后,地球气温的上升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数据吻合,难道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气候变暖有直接关联吗?”

    丁顺:“就算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那么世界上巧合的时候也不是没有。至少现在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在原理上和实验中直接证明二氧化碳能导致气候变暖。而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是最近才有的数据,几十年前我们压根儿没有对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监测。大多数人都是根据燃烧的化石能源来推算二氧化碳的含量。”

    孔令诚:“用了多少化石能源,就能产生多少二氧化碳,这个计算方法应该没有问题的。”

    丁顺:“二氧化碳是微溶于水的,就目前的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和辽阔的海洋相比,连万亿分之一都不到。如果考虑到海洋的吸收能力,那么这个数据就根本不正确。我们再来说第三层的疑问,就算这些气候变暖是真的,二氧化碳造成的也是真的,那么气候变暖是否就像那些人说的这么可怕呢?“

    孔令诚:“气候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