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栩栩如生(求收藏)(第1/2页)  重生之绝境帝师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前面介绍秦国的第一次伐楚战争时,我们曾经提到过,由于昌平君在郢陈起兵反秦,导致了李信军大败。李信军败后,郢陈及其附近地区被楚军占领,楚军以郢陈为基地,大举西进,进攻秦国。王翦统领六十万秦军反击攻楚,郢陈是他首先必须攻克的地区;昌平君所统领的叛军,是他必须首先打击的对象。

    第二次伐楚战争中,“郢陈攻防战”这场双方激烈冲突而又很有看点的战役,竟然又成为一桩失载的历史疑案,史书中对于王翦军出动以后,郢陈地区秦楚两军的动向,昌平君与王翦这两位旧日同僚之间的直接过招,竟然都没有记载。。

    应该如实记载的史官们却故意“为尊者讳”,没有记载这场重要的战役,难道这场战役就此会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还是“默默无语”,不得不留待将来,留待新的历史证据出现。历史的证据可能出现在官修的史书和民间的笔记里,也可能出现在墓碑上。幸运的是,历史爱好者们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新的证据出土了。这个新的证据就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

    在睡虎地被发掘的多座墓葬中,有一座被编号为四号墓的秦墓,从这座墓中,出土了两封秦军士兵的家信。这两封家信,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家信实物,非常宝贵。特别有意思的是,这两封家信的寄出时间,正好是王翦军出动后的秦王政二十四年,而发信的地点呢,恰恰在秦楚两军交战的郢陈前线。

    这种千年难遇的巧合,自然使我们想到,失载的郢陈攻防战的历史,会不会从这两封家信中透露出一些消息呢?让我们从头读信,细细体味,用心搜寻。

    两封家信的收信人,同是一位叫作“中“(衷)的人。两封家信的发信人,一位叫作“黑夫“,一位叫作“惊“,是中的两位兄弟。中是长兄,与母亲住在一起,照料着整个家庭。大弟弟惊已经结婚,生有一位女儿。黑夫未婚,应是最小的弟弟。

    我们先来看幼弟黑夫所写的信。黑夫在信中首先问候大哥,再问候母亲,离别后是否一切安好。他在信中说,不久前在淮阳前线与同样从军的哥哥惊相会,两人都很还好,请母亲和家人放心。然后,黑夫请求送些零用钱来,也请母亲在家乡买些丝布,做成夏衣,与钱一道送来。

    看得出来,黑夫是个会过日子的人,他在信上说,如果家乡的丝布太贵的话,就只送钱来,自己在当地买丝布做夏衣。

    黑夫还有个特点,就是他亲情很浓厚,他在信的末尾问候家中的其他亲人。他问候姑妈,问候姐妹,问候邻里的亲人,也代从军的哥哥惊问候惊的妻子和家人,真正做到了礼节周全。

    惊是写第二封信的人,他在问候了哥哥中和母亲以后,也谈到自己与黑夫一道同在淮阳军中,二人都“安然无恙“。与黑夫一样,惊也请母亲送钱和布来。与黑夫不同的是,惊的性子比较急,说话也直接了当,他写明送钱五百到六百,要布二丈五尺以上。从他的信上看得出焦虑之情,他要得很急,甚至写了不马上送来,就会急死人的。

    惊大概结婚不久就参军了,一个女儿年纪也小,他对妻女非常牵挂。他问候妻子,请妻子一定要孝顺父母,赡养老人。他最放心不下年幼的女儿,特意嘱咐哥哥中,定要多加管教,务必不要让她为取柴火一类事情,跑到离家稍远的地方去。

    惊也关心大哥中,他在信中说,听说家乡附近有的地方不太安稳,提醒哥哥不要到这些地方去。他也在信中提到战况有进展,说自己所在的部队已经进入“反城“,屯住于淮阳城中

    这两封信,因为文字有残缺,信中提到的人物很多,还不能完全读通。不过,通过专家们的解读,信中所涉及的家庭内部的事情,大体上是清楚了。

    在感慨古代人重视亲情的同时,笔者也生出一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