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玖(第1/4页)  孙策之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夫人吴国太近来亦是形神憔悴。

    长子孙策突然被刺而亡,无疑是晴天霹雳。现如今天下诸侯凭刀剑说话,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的鏖战正血腥弥天,各路诸侯坐山观虎斗,局面瞬息万变:今日尚不可一世,一战之后即是虎落平阳。而深处蛰伏之无名小辈,几个回合可以占居鳌头。眼下江东看似民心向归局势趣稳,然波澜不惊之下也有暗流涌动,先前被征服江东旧主不会甘心臣服,许贡门客行刺即是最好例证。旧部老臣与重将新锐,也明争暗斗不肯歇手,只是慑于实力不歹未有发作罢了。外患可怕,毕竟写在脸上,相比之下内忧更是可怕,面上唯唯诺诺,不定猛然间就拉出一个山头来。二子孙权虽说随父兄征战,少年老成颇有韬略,却毕竟年轻,一无江湖历练。现新登大位,当谨慎操持,否则,老头子孙坚和儿子孙策打下的江东地盘,瞬间化为乌有不说,一族人的性命也难以保全。

    孙权即位后,局面尚稳定,于文武百官中,几无波折,此不幸之中万幸。孙策死后,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一时确实难下定夺。眼下江东虽是一方割据,却也是泱泱基业不可小觎,社稷承袭事关重大。父死子继倒是更合礼数,可现实明摆着的,稳住局面压倒一切。此前张昭等几个老臣征求意见,老太太果断决定孙权即位,现在看来这个决断无比正确。

    眼下有一个声音在下人中流传,引起了老夫人高度警觉,说孙策死得蹊跷。虽说议论是在下人中间,官员层面上风平浪静,但同样不可小觑。下人在官员的府邸当差,消息往往都来自于上层,又不像上层那么有城府,热衷八卦传闻,因之老夫人经常不动声色从下人的窃窃私语里,捕获重要信息。

    孙策死得蹊跷?言下之意孙策不是许贡门客刺杀,抑或是许贡的门客与朝中有勾搭?不管是什么意思,质疑孙策死因,即是质疑孙权即位合法性,前朝许多血淋淋的教训明摆着,许多生变的口实亦源自于此,大意不得。

    老夫人吴国太虽是女流,却非等闲,生逢盗贼四起兵荒马乱年月,夫君孙坚,自吴郡富春的柴扉寒门,始凭骤勇敢为扬名立万于州郡,从郡县司马c县丞一路讨贼平叛刀口舔血,直至官拜豫州刺史,封乌程侯。个中老夫人虽无阵前横刀立马,却也少不得帐下收拾操持,见过风雨世面。孙策在日,后宫一应主张,俱由老夫人操持决断。

    孙权自登临大位,日日忙碌不已,仍少不得或早或晚前来问候寒暖衣食,闲谈间自然涉及国祚稳固之类话题。孙权自是知晓母亲不是一般市井妇人,心下烦恼与主张,一时拿不定的,也不避讳母亲,时常可以讨些有用的主意。

    初时孙权新近继位,各地叛乱不断,虽不成气候,却也牵扯了许多精力,自然是母子常常的话题。现稳定下来,老夫人发觉孙权不仅没有轻松,反倒显得有些心事,便直言道:我儿是否为着曹操有些伤神?孙权笑道:母亲果真运筹帷幄之人。老夫人道:说来听听?孙权敛了笑色,一副讨教的模样,反问道:曹操与袁绍决战官渡,母亲以为是曹操的主意,还是皇帝的主意?

    老夫人一愣,曹操长途奔袭,死战袁绍,乃曹操称霸中原的关键一着大棋,皇帝刘协已然曹操手中玩物,何来此问?

    孙权见老夫人不解,谦恭的向老夫人道:儿确有一些想法,不知对也不对,且说与母亲。

    老夫人面露欣赏之色,含笑注视孙权,期待说出下文。

    孙权娓娓道:自董卓废了幼帝刘辩改立刘协,州郡强兵自重,皇威不张,大汉国本俨然成了斧钺之下玩物,更有袁术之流不自量力,竟自立称王。各路势力,以袁绍最为强大,四世三公,饱享大汉皇恩,理应匡扶幼主稳固汉室江山,先前即有谋士沮授c田丰俱曾多次谏言其迎奉天子以令不臣。无奈袁绍鼠目寸光,弃幼主于乡野颠沛而不顾。及待曹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