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4 章(第2/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藏的旧抄本,所以在扇面上他便直接题写为“玉山樵人诗”。

    其一

    万古离怀增物色,几生愁绪溺风光。

    废城沃土肥春草,野渡空舡dàng夕阳。

    倚道向人多脉脉,为情困酒易怅怅。

    宦途弃掷须甘兮,回避红尘是所长。

    其二

    无奈离肠易九回,强摅怀抱立高台。

    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岛上来。

    四叙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独闻雷。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倦眼开。

    题完这两首诗,王国维又为谢国桢一位名叫著青的年轻友人题了两首诗:

    其一

    生灭原知色即空,眼看倾国付东风。

    惊回绮梦憎啼鸟,入情丝奈纲虫。

    雨里罗衾寒不寐,春阑金缕曲方终。

    返生香岂人间有,除奏通明问碧翁。

    其二

    流水前去不留,余香骀dàng碧池头。

    燕衔鱼能相厚,泥污苔遮各有由。

    委蜕大难求净土,伤心最是近高楼。

    庇根枝叶由来重,长夏yīn成且少休。

    王国维为谢国桢等人题写的扇面,一般都认为是抄引遗老陈宝琛的《前落花诗》。此说最早是出自吴宓之口,他认为是王国维借此来表明自己将死之志,但后来有人对照陈宝琛的原诗时才发现这实在是一大误会,因为两者有着截然的不同,充其量也不过是王国维步陈诗之韵罢了。不过,从以上的四首诗来看,许多诗句似有不祥之语,想来应是王国维有感而为。题好这些扇面后,王国维还挑灯批改了学生们的作业,然后才安然入睡。后来,据王国维的夫人潘氏回忆说,王国维当晚熟睡如常,根本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据那时已经15岁的王国维之女王东明女士后来回忆说:“六月二日晨起,先母照常为他(王国维)梳理发辫,并进早餐,无丝毫异样。”

    然而,“无丝毫异样”的王国维于上午八时准点来到清华学校国学研究所,先是将昨晚为谢国桢等同学题写扇面诗中台头的“兄”字改为“弟”字,然后又请研究所工作人员到其家中取回批改好的学生作业,接着还与同事商谈了下一学期招生等相关事宜。处理完这些日常事务后,王国维向研究所办公室工作人员侯厚培借了两块银元,因侯厚培身边没有零钱就借给他五元钱一张的纸币。众所周知,王国维身边从来没有带钱的习惯,所以大家对此并不以为怪,也就没有人询问他准备干什么去。于是,王国维很随便地走出校门,叫了一辆由清华学校组织编号为35号的人力车,径直往颐和园而去。上午十时左右,王国维到颐和园下车后让车夫在园外等候,自己则购票入内且直奔佛香阁排云殿前的昆明湖。漫步走过颐和园长廊,王国维在石舫前兀自独坐沉思,约半个小时后又走进了鱼藻轩。这时,王国维从身上掏出一支纸烟,点燃后慢慢地抽完便掐灭了烟头,接着便从鱼藻轩石阶上猛然纵身跃入湖中,此时大约是十一时左右。恰巧,这时距离鱼藻轩大约十几米处有一个清道夫,他见有人跳水时便即刻奔来抢救,而当他跳入水中将王国维救上岸后,虽然整个过程还不足两分钟的时间,王国维不仅没有呛水,就连背后的衣服也未浸湿,但是由于湖水较浅,而王国维死志坚决,且入水时又是用力将头部首先栽下,所以口鼻中都被淤泥堵塞,以致窒息而亡。

    王国维离开清华学校前往颐和园的情况,学校和家人都不知晓,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下午三时左右,当王家人打电话到研究所询问时,侯厚培才得知王国维并没有回家,于是他急忙到学校门口询问,从而得知王国维已于上午九时左右乘坐35号人力车到颐和园去了,侯厚培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