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8 章(第2/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日多。甚者如俄罗斯,赤地数万里,饿死千万人,生民以来未有此酷。而中国此十二年中,纪纲扫地,争夺相仍,财政穷蹙,国几不国者,其源亦半出于此。臣尝求其故,盖有二焉:西人以权利为天赋,以富强为国是,以竞争为当然,以进取为能事,是故挟其奇技yín巧以示其豪强,兼并更无知止知足之心,浸成不夺不餍之势。于是国与国相争,上与下相争,贫与富相争,凡昔之所以致富强者,今适为其自毙之具,此皆由贪之一字误之。此西说之害根于心术者一也。中国立说,首贵用中,孔子称过犹不及,孟子恶举一废百,西人之说大率过而失其中,执一而忘其全者也。试以最浅显者言之,国以民为本,中外一也。先王知民之不能自治也,故立君以治之;君不能独治也,故设官以佐之。而又虑君与官吏之病民也,故立法以防制之。以此治民,是亦可矣。西人以是为不足,于是有立宪焉,有共和焉。然试问:立宪、共和之国,其政治果出于多数国民之公意乎?抑出少数党魁之意乎?民之不能自治,无中外一也,所异者以党魁代君主,且多一贿赂奔走之弊而已矣。孔子言患不均,大学言平天下,古之为政,未有不以均平为务者,然其道不外重农抑末、禁止兼并而已。井田之法,口分之制,皆屡试而不能行,或行而不能久。西人则以是为不足,于是有社会主义焉,有共产主义焉,然此均产之事,将使国人共均之乎?抑委托少数人使均之乎?均产之后,将合全国之人而管理之乎?抑委托少数人使代理之乎?由前自说,则万万无此理。由后之说,则不均之事俄顷即见矣。俄人行之,伏尸千万,赤地万里,而卒不能不承认私产之制度,则曩之汹汹,又奚为也?臣不敢谓西人之智大率类此,然此其章章者矣。臣观西人处事,皆yù以科学之法驭之。夫科学之所能驭者,空间也,时间也,物质也,人类与动植物之躯体也。然其结构愈复杂,则科学之律令愈不确实。至于人心之灵,及人类所构成之社会国家,则有民族之特xìng,数千年之历史,与其周围之一切境遇,万不能以科学之法治之。而西人往往见其一而忘其他,故其道方而不能圆,往而不知反,此西说之弊根于方法者二也。至西洋近百年中自然科学与历史科学之进步,诚为深邃精密,然不过少数学问家用以研究物理、考证事实、琢磨心思、消遣岁月,斯可矣;而自然科学之应用,又不胜其弊。西人兼并之烈与工资之争,皆由科学而为之羽翼。其无流弊如史地诸学者,亦犹富人之华服、大家之古玩,可以饰观瞻,而不足以养口体。是以欧战以后,彼土有识之士,乃转而崇拜东方之学术,非徒研究之,又信奉之。数年以来,欧洲诸大学议设东方学讲座者以数十计。德人之奉孔子、老子说者,至各成一团体。盖与民休息之术莫尚于黄老,而长治久安之道莫备于周孔。在我国为经验之良方,在彼尤为对症之新yào。是西人固已憬然于彼政学之流弊,而思所以变计矣。皇上潜离未曜,高拱无为,虽在渊默之时,宜端出治之本,国是先定,则圣养有功,此于宗社万世之计、人民亿兆之福,所关甚大。此臣所yù言者一也。

    方今邦域分崩,人民涂炭,四海之望,属在圣躬。皇上冲龄践阼,以亲贤之调护,师保之教训,其于祖宗之制、圣贤之书,固已熟习而饫闻之矣。聪睿之资闻于海内,节俭之德行于宫中,亦既问望焯然矣。顾皇上春秋鼎盛,闲暇多方,yù勤政而无政之可施,虽忧民而无民之可理,焦劳则无益于事,而有损于圣躬;逸豫则不安于心,而亦亏于至德。皇上典学之余,将何以遣此岁月乎?亦曰:游艺而已。臣窃观我朝列祖列宗,皆博极群书,兼工艺事,宸翰奎章,横被海内。圣祖仁皇帝于历算、律吕、音韵诸学,无不究其精微,以至西域声母、腊丁文字,亦皆贯通,当时钦定诸书,若《数理精蕴》,若《历象考成》,若《律吕正义》,若《音韵阐微》,皆圣祖亲自指授,而修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