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7 章(第3/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所在;他搜集了文献上关于王亥、王恒的记载,而后考订卜辞中王亥、王恒之为商先公;他引述了金文和文献的殷祀或衣祀,而后考订卜辞中“衣”祀之为合祭。凡此都表示要正确的了解一个古字的意义,必须先有充分的古代社会的知识;即是说,一个古字是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情况下被用作为某种意义的符号的。王氏很少为诠释文字而诠释的,他在讨论《尚书》、古地理、礼仪制度、先公先王等等的题目下,为解决诸题目的关键所在而诠释文字。他在讲解《说文》时而作的试释,以及《类编》所引他笺注在罗氏《考释》上的那些字,不少是悬空设想而不甚确凿的推测。然而就审释文字而言,他所释的字数虽不多,却还有其特殊的贡献的。……王氏所释的字数只寥寥十余字,然他认识了早期的“王”字,对于卜辞全体的认识,是很重要的。他的“旬”字“昱”字的认识,解决了占据很多数量的卜旬卜辞。他认识了“土”字并以为假为“社”字,对于古代礼俗提供了新材料,我们由此而发现卜辞中的“亳社”。他分别了卜辞中“又”字有“”“侑”“有”的不同用法;他说明朔义与假义的分别如“我”字本像兵器,假借为人称,凡此皆足表示他在文字学上的精深之处。

    由此可见,学界和历史上将罗振玉与王国维两人在甲骨文研究上的贡献称之为“罗王之学”,是一点也不虚的。不过,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将王国维在甲骨文研究上的另一些成就留待后述,因为这时他将踏上回归祖国的路程,重新开始属于他独立研究学问的新时代。

    第十八章

    归国

    树yù静,而风不止。

    王国维自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1月27日来到异域日本,本是为了躲避国内风起云涌的革命风潮,可没想到这种风潮不仅始终未曾平息,而且更加变幻莫测,愈演愈烈,直到他于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6月2日自沉之后依然是yīn霾遮天,不露光明。确实,王国维到达日本一个月零几天后,孙中山便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同时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于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十一月十三日改元为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1月1日。接着,中国末代皇帝溥仪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2月12日颁布诏书,向全体国民宣告退位。回望历史,至今人们都很纳闷,绵延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统治竟然糟朽的如此不堪一击,在短短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

    不过,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宣告退位虽然是历史之必然,但辛亥革命的初步成功却有着很大的偶然xìng,而且溥仪宣告退位一事对于革命党来说,竟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接受的妥协条件,那就是由清廷大员袁世凯接替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一职。对于这一条件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灾难,人们今天已经知晓了答案,但在当时帝国主义的仇视和袁世凯北洋军事集团的压制下,还没有形成统一而巩固军事强力的革命政权,不仅不具备与有着帝国主义强大势力支持的袁世凯集团相抗衡的条件,而且也没能洞悉权jiān袁世凯的yīn谋。于是,当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之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不得不进行第二次革命,而当第二次革命也归于失败时,袁世凯登坐龙庭称帝的野心已经急速地膨胀起来。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12月12日,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发布命令,承认帝制。接着,袁世凯接受百官朝贺,改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随后便于民国五年元旦即公元1916年1月1日登上皇帝宝座。对于袁世凯这种不顾历史车轮急速奔驰的蠢行,久经封建制度残害的中国人民群起而攻之,不仅使这场帝制闹剧仅仅上演了83天便凄惨落幕,而且这位洪宪皇帝也在几个月后“驾崩”了。

    袁世凯死了,可荒唐的“辫帅”张勋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