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兼任京师团练大臣,担任慈禧太后裹挟光绪皇帝“西行”后的京城防务。而这时,八国联军已经兵临城下,堂堂大清王朝的首都毫无悬念地成为这些野蛮侵略者的囊中之物。试想,最看重民族气节和个人名节的中国真正而传统的文化人,他们面对这种景况时还能作何选择呢?确实,中国古代文化人在国家危难关头往往只选择一条道路,那就是自杀,何况王懿荣还是当时京城里最具名望的大学者呢?
王懿荣走了,家中除了留下包括那1500余片甲骨在内的诸多古器物之外,还有收购这些古器物所花费的高额债务。于是,王懿荣之子王翰甫在勉强支撑因为父亲清廉而今清贫家境的两年后,不得不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将父亲生前极为珍视的1500余片甲骨悉数转卖给了刘鹗。下面在讲述第二位与甲骨文密切相关的人物刘鹗之前,似乎应该理解并感谢王懿荣之子王翰甫,因为他没有像那些唯利是图者将国宝卖与海外,而是有选择地将这些甲骨卖给了懂得其中价值的父亲的老朋友刘鹗,故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物有所归。
出生于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的刘鹗,字云臣,一字铁云,又字蝶云,笔名鸿都百炼生,亦称老残,即撰有著名谴责小说《老残游记》的作者。籍贯江苏丹徒(今属淮安)的刘鹗,不仅精通数学、医术、音律和水利,而且也是一位金石学家。他收购了好友王懿荣遗留的甲骨后,深知这些甲骨的重大价值,随即也展开了他广泛搜求甲骨的行动。诸如,当刘鹗辗转得知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维卿曾将300余片甲骨卖给了浙江定海人方yào雨后,便想方设法又从方yào雨手中高价买了回来。像这种煞费苦心到处搜求甲骨的事情,刘鹗在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的日记中记载甚多,这从他后来留传下来的名为《抱残守缺斋日记》中可得验证。经过这样多方搜求之后,刘鹗手中甲骨的数量迅速增至5000余片,这在当时是无人能比的,也基本上将截止那时出土的所有甲骨全部收齐。
面对如此众多而珍贵的甲骨,当时正在刘鹗家中教授其子刘大绅读书的罗振玉,同样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门新学问的兴起,遂奉劝刘鹗挑选其中精良完整者拓片出版。不过,当时刘鹗正在创作他那名留青史的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一时还没能抽出时间对这些甲骨进行整理,而随着他的这部不朽著作于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出版后,他便全力投入到这些甲骨的系统整理中,并从中挑选出1058片甲骨拓印出版了《铁云藏龟》一书,这是将神秘甲骨文字公布于世的第一部专书。在这部书中,作为金石学家的刘鹗首次提出这些甲骨上的线条和图案是“殷人刀笔文字”,也就是将甲骨文定位为商殷时代的文字。与此同时,罗振玉在为《铁云藏龟》一书所写的序言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通过甲骨文将订正和弥补史书中的舛误和遗漏。由此可见,无论是刘鹗将甲骨文定位为殷商文字这一具有非凡学术意义的时代划定,还是罗振玉指引甲骨文的研究方向,都可以说是正式开启了甲骨文的研究历史。然而,非常遗憾的是刘鹗和罗振玉两人随后都没有乘胜追击,继续对甲骨文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时,罗振玉将目光转向了当时大量出土的古器物研究上,而刘鹗则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被罗织罪名流放到了新疆苦寒地带,遂在第二年8月23日因突发脑溢血死于戍所。
其实,在刘鹗没走之前即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孙诒让在得到《铁云藏龟》后,不仅敏锐地认识到甲骨文的重要xìng,而且凭借自己精深的文史知识和文字学学养,以精审的学术态度对甲骨文进行了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孙诒让科学地将甲骨文与六书相联系,从文字学角度对甲骨文进行考释和研究,他既考释出了许多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