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 章(第2/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于两年前与北京出版界一友人的闲谈,而决心坐定在电脑前写这部《王国维传》,又不能不提到与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两次愉快合作,以及该社善于选取厚重图书题材且行事细致严谨的甘以雯女士的信任与鼓励。

    存心要写《王国维传》,使我两年来一直处于“累并快乐着”的氛围中。在此之前,我虽然零零散散地写过一些关于王国维的文字,也曾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讨论,但要真正为王国维作传,实在感到是一件极其难为的事。难为的不仅是因为有诸多专家学者已经出版了数百种关于王国维的研究著述,而要全数阅读这些见解深邃、论述精湛且汗牛充栋的皇皇论著,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且王国维作为享誉世界的学术巨人,其所涉猎的研究领域竟然覆盖了哲学、文学、戏剧史、甲骨文、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魏碑刻、敦煌文献和西北地理、蒙古史等诸多学科,而其在任何一门学科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都不是我等晚生后辈所能望其项背的,更别说要洞悉其中精髓用通晓语言传递给读者了,何况王国维还拥有六十多种著述和192种手批手校书籍,可谓是学术鸿博、著作等身,令人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敬畏。另外,世面上关于王国维的传记已有几种,其中就有年已七旬且费时长达30年之久的上海陈鸿祥先生的《王国维传》。如此,我为王国维作传就不能不另辟蹊径,否则落入窠臼就是必然的事了。那么,蹊径在哪,又将如何开辟呢?

    毫无疑问,作为在诸多文化学术领域中具有创造xìng不朽贡献的伟大学者,王国维的人生旅途虽然只有短暂的50个春秋,但他在如此众多学术研究中几乎每一领域都有着极为独到精深的创见和造诣,所取得的许多成果至今也无人能与比肩。关于这一点,王国维很显然与梁启超有所不同,梁启超的学术研究领域所涉猎的范围更为广泛,而王国维则重在向纵深方面探究,两者因此而成为清华园四大著名国学导师中最具特点的两位。仅此一点,王国维就是传记文学中不可忽却的传主之一。

    而作为一部传记,写王国维自然不能绕开其学术研究著作本身,但又不宜局限于此,似乎还应该将笔触延伸到其学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学术源流、师承关系、社会现实及个xìng情怀与内心世界变化等诸多方面,否则此传记很有可能会流于世面上那种故弄玄虚的境地或枯燥艰涩的窠臼,这是我将刻意并竭力要避免的。另外,我一贯主张高深的学术思想应该发挥出更大、更广和更有效的社会价值,而不要成为仅供学界少数人所把玩的“阳春白雪”。而作为世界著名的学术大师,人们因为旧时的一些习惯因素往往会不自觉地将其从自己身边推开,似乎他们不是平常之人,而应该成为常人所崇拜的不平常人。其实,他们也是普通的平常人,所不同的则是他们在一些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罢了。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平常人,王国维们有着普通平常人的一切情感,他们就是我们大众身边的一员,我们切不要再人为地将他们与平常人相隔离,这一点在已经21世纪的今天如果依然存留的话,那就实在有点不应该了。所以,我会摒弃以往有的作家在创作关于学术大师这类人物传记时,那种因为故作高深而将大众读者置于其外的流弊,竭力还原王国维这位国学大师普通平常人的真实面貌,以求让更多的大众读者对他有一种贴近的了解,继而因为了解而喜欢和热爱他。这是我在这部传记中着力所求的。

    那么,王国维作为平常人或学术大师,他到底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如此长久地景仰和学习呢?关于这一点,我不想在此过多地聒噪或自以为是地加以归纳或总结,以免因为我的浅陋而误导读者。当然,我的读者通过阅读正文,自会得出属于自己的合理结论。在此,我只想说公元2007年是我们共同景仰的国学大师王国维诞辰1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