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躁动的青春(第1/2页)  底色沉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吊着胳膊,张兴强抗住伏天的暴热,手上缠着厚厚的纱布,每隔三天去校医院换药。等到彻底扔掉纱布时,已经是两个月之后。

    在期间,张兴强倒是学了一项新技能:充分开发左手。吃饭c抽烟c做笔记,左手渐渐地适应了新的任务。

    尽管克服了能够克服的所有困难,只是心中那道失落,并未随着岁月的延长变淡,相反,张兴强对于刘梅的牵挂变得更多。可写去的信再也没了回音,虽然张兴强依然每周一封。他很担心她是不是除了什么意外,心中对于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

    于蓝也曾多次想走进他落寞的心,可他都拒绝了,他坚信着自己的信念:既然选择,哪怕出现再大的意外,最起码,也要死得明白。

    一旦失去了生活的轴心,人生只有灰暗的乌云,哪怕晴朗的天空,他们也只能看见太阳的黑子。

    张兴强不自知间,性格变得暴躁。常常为了一句不受听的言语,可以和同学闹得不可开交,寝室里的热水瓶,一个接一个被他摔破。有次用力过猛,甚至将木地板都砸出一个洞。室友都知道,张兴强因为失恋,完全变了个人,大家尽量不招惹他,也尽量包容着他的发泄。

    张兴强马上面临着毕业,可他完全没有心思和同学们互述衷肠,留恋那越来越少的相聚。

    在诺大的校园,常常可以看见一道孤独的身影,静静地坐在某个僻静的角落,默默地抽着烟。

    三月九号,刘梅终于来了回信。来信很短,也没有往常的热情劲,只是告诉张兴强不要担心,她很好,只是出了点意外。张兴强非常高兴,根本没在意她的言语中的那丝丝平淡。只要她还好,那就是最好的消息。

    张兴强又回到了最初大家认识的热情青年,成天笑呵呵地穿行于校园。他还报名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歌咏比赛,虽然初赛就被淘汰,他却受到了自己需要的胆量。哪怕是在几千人面前出了丑,对于未来的教师来说,破胆是必须的。

    接下来,学校安排师范部的毕业生分别去了南昌c进贤和景德镇实习。张兴强与班里十多人去了景德镇。

    当他走进昌河子弟校,深深地为那里的学习氛围和学生的素质感到震撼。相比起自己的家乡,这里的孩子几乎都是学霸。他也深切地感到,改变家乡的教学环境已经势在必行。

    诚恳而虚心地,张兴强和另一位同学罗焕琴跟在初二二班的李老师身后,认真地学习着教书的点点滴滴。或许是张兴强生来具有的亲和力,不到一月,和孩子们非常熟悉。孩子们的种种理想,令张兴强感到欣慰,也感到汗颜,想想自己这个年纪时,还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大概那就是教育强省和贫困省的根本区别吧?

    在平静而又忙碌的生活中,日子悄悄溜走。很快张兴强们就实习了一个月,在实习期间,张兴强都在忙着备课c改作业和听课,根本没时间去和其他同学接触。要不是这天听说袁斌他们和社会上的青年打架,张兴强都差点忘了还有别的同学。据说袁斌被打得很惨,缝了十来针,很快被送回学校,连张兴强他们知道晚的同学都没来得及去探视。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大家都是喝了酒,然后在打台球时发生了争执,然后就动了手,学生怎么可能打得过社会青年,所以袁斌他们只能挨打。张兴强还是后来听李自强讲述的。

    在所有的景德镇人马中,最清闲的应该是带队老师。一天大家午饭时,一位带队老师踱了过来,坐在张兴强们那一桌的空位上问道:“大家来了景德镇,知道有多少棵烟囱吗?”大家大眼瞪小眼,似乎从未想过要去探讨过那个问题。“既然来了这里,肯定需要知道它的特色和特别之处啊。你们以为实习就是来做帮工啊?了解社会也是之一哦。我亲自数过,一共是一百四十七棵烟囱。”说完后,带队老师飘然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