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3.罗马共和国之前三头同盟3(第1/2页)  古罗马两千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布伦迪西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恺撒就回到罗马去了。在这里,元老院的代表们怀着战栗的心情等候着他,这些人既不愿离开,又害怕留下。

    当时,罗马笼罩在一片恐怖之中。苏拉时代的恐怖情景,贵族们记忆犹新,害怕历史悲剧重演。因此,当恺撒向罗马进军时,贵族们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但是,出乎意料,恺撒进入罗马,对其政敌采取比较温和的政策,并向人民保证,决不滥杀无辜,对俘虏无条件解放。恺撒这些做法,赢得了一部分元老贵族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好感,也得到骑士和平民的拥护。恺撒任命伊密利阿斯雷必达负责统治罗马城。任命保民官安敦尼统管意大利全境的军队。整个意大利处于恺撒的有力控制之下。

    在去罗马的途中,恺撒先是通过书信,后来又亲自会见西塞罗,劝他回罗马参加预定在4月1日召开的元老院会议。西塞罗拒绝了这一建议。

    预定的会议还是召开了。恺撒在发言中试图向元老院证明,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因他的敌人引起的。他建议元老院同他合作治理国家,而如果他们拒绝合作的话,那么没有他们,他照旧可以应付得过去。在信的末尾,恺撒再次谈到,应当派使团到庞培那里去,同他举行谈判。

    派遣使团的建议通过了,但是没有执行。没有人愿意以使节的身份到庞培那里去,因为元老们记起了庞培对那些没有离开罗马的人们所作的威胁性声明。此外,元老们也不相信恺撒的意图是真心实意的。

    恺撒为了解除东征庞培的后顾之忧,于公元前49年4月离开罗马向西班牙进军。他共有6个军团,还有同盟者的5000步兵和3000骑兵。另外,他还从高卢召来了大约相同数目的军队,及至那些“最最显贵,最最勇敢”的人物。他向军团指挥官和百夫长们借钱发饷,既鼓舞了士气,又将这些官军们“绑”在了他的战车上。

    此次西班牙战役主要是在伊莱尔达(伊列尔达城)这个地方进行的,庞培派在西班牙的两员主将阿弗拉尼乌斯(阿夫累尼阿斯)和佩特雷尤斯(培特利阿斯)的军队都集中在此。因此,这一战役将决定庞培势力在西班牙的命运。

    在伊莱尔达战役中,一桩突如其来的灾难差一点把恺撒及其军队给毁了。一场暴风雨来势凶猛,大水冲下所有山上的积雪,涌上高峻的河岸,把河上的桥全部冲毁,使恺撒军队不仅没了退路,而且断绝了粮草。军队多日没有吃的,牲口也没了草料,而庞培派却粮草充足。恺撒陷入了绝境。阿弗拉尼乌斯等人十分高兴,他们在给亲友的信中说,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信件到达罗马后,大批人聚集在阿弗拉尼乌斯家里,兴高采烈地祝贺。更有人离开罗马前往庞培处,或者是去告知消息,或者是去投靠,“想避免被看成是坐待成败已成定局,然后才在所有的人中最后一个赶去的人”。

    但恺撒这次又挺了过来,阿弗拉尼乌斯的部下及部分本地军人c居民开始倒戈。庞培派的军队被迫转移,军中开始出现私下与恺撒军联系倒戈的事,虽被佩特雷尤斯强行制止,但军心已经不稳。尤其在恺撒的军队将阿弗拉尼乌斯的军队封锁在行军途中,断绝了他们的粮草c水源后,阿弗拉尼乌斯被迫将自己的儿子交给恺撒作为人质,要求宽恕他和他的部下。

    对此,恺撒发表一番慷慨激昂的讲话,指责阿弗拉尼乌斯和庞培。他说:“在所有的人中,再没有谁比阿弗拉尼乌斯更不配来扮演诉苦和乞怜的角色。其余的每一个人,都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自己哪怕是在很有利的条件下―地形有利c时间有利,还是不愿出击,为的是使一切有助于和平的事情不受丝毫损害。我的士兵,尽管自己受到侵害,自己的战友也被杀害,却仍旧保全和掩护那些处在他们掌握中的人。哪怕是阿弗拉尼乌斯自己军队中的士兵,也自动出来设法谋求和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