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仅剩下的一点休息时间,梁木大概了解了一下长平之战的局势,为自己逃得性命寻找一线生机。
整个战场从地图上看,类似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
正是这个一个长方形的地区把战场封锁成为了一个死地,宛如一个牢笼,将几十万的人马固定在了这里,使得战事不得不在这里发生,其他地方或是次要战场,或是支援的所在,都不需要很在意。
长方形的左上角在长平城,右下角在高都,丹河仿佛一条对角线,将这两个角连在了一起,而右上角是故关,左下角则为高平关。
对角线的中间大约为泫氏邑,大约泫氏邑上端远处为长平大营,下端不远处则为赵军屯粮的所在大粮山,泫氏邑的后延为韩王山。
再看长方形的边,它左边为秦军空仓岭防线,右边为大东仓河谷右侧的圣佛山至关岭山一线,下边为秦界牌岭,上边为赵百里石城防线。
主要战役都发生在这个四边形的区域内,次要战役则是发生在这个四边形上边的向右延长线上,也可以说是百里石防线的延长线上,那里,有另外一只秦军作为支援,是以后抵挡赵国援军的另一只军队。
地方基本明确了,转过头来看看战争是如何进行的。
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想要在战争中真的能安全逃跑,对双方的动向必须要精确把握。
从整个战役上来看,赵括做的事情就五件——在丹河东集结兵力,越过丹河攻下了光狼城,继续冲击被打败,被秦国骑兵穿插分割后退回,夺回大粮山。
然而,在这一个横跨丹河来回的个功夫,秦军做了什么呢?
秦军所做的,就是在赵军这么一个来回的功夫,几乎将赵军几十万的军队进行了分割与包围,切断了赵军的退路,逼迫他们只能为夺回粮食而与之进行野战与长时间的消耗。
没了粮食的赵军在消耗战与缺粮中,逐渐走向了灭亡。
虽然,看起来这一系列操作很容易,但真要做起来,就必须洞察敌人部署,在敌人做出明显作战意图前行动,并且将战术彻底的贯彻下去,用拼死的精神去执行,才能做得到。
这一点,秦军做的十分完美,他们的每一步都如精雕细琢的棋子,下在了应该出现的地方。
首先,将赵军的后路切断,使用2万5000人占领长方形上端的左上角长平城与右上角,虽然暂时无法攻陷,但也掐住了通往这里的援军。
这一步是整个战场的关键,是彻底断绝赵军与赵国之间的联系,将其纳入自己的包围圈内,做到瓮中捉鳖的关键所在。
其次,也就是战场上最重要的一环之一,派遣一队5000人的骑兵作为敢死队,进入小东仓河谷,截断赵军主力与大粮山之间的通道。
这里不得不说秦军对战事发展推演的天赋,真的很可怕。
要知道,其实赵军集结地与大粮山之间的距离并不远,就算退守的时候也有大量兵士往大粮山那边赶去。
只要稍有差池,这次5000人的分割策略就会失败。
想要做成这一步,靠的必须是老秦人那种狠辣果决与勇猛,缺一点都不行。
结果是秦军确实做到了,凭借战场指挥官白起以其从军多年,经验老道的眼光,用出了这一招绝杀。
他的这一招宛如围棋中将对方的大龙围住,只需要在其中间打一个洞,就可以让大龙首尾难顾,不得不为了活着而争一口气,与之在小东仓河谷里野战。
再次,还有一只2万5000人的队伍,突向了故关。
为了让秦军的这只口袋扎的严实,也为了让赵军彻底丧失逃脱的机会,故关必须要夺下。
于是乎,在当初的那2万5000骑兵分兵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