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太子询道(第1/3页)  大宋琴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宣和四年春,宋朝约金攻辽。西边的辽国一直骚扰大宋边境,经常过来抢劫。大宋一般是花钱买平安。每年“赏给”辽国帑币c布匹c铁器不计其数。可辽国还是不停地骚扰边境。他们得出了一条真理,越骚扰得到的就越多。宋朝对辽国恨之入骨,可拿着没办法。于是,朝廷痛下决心与金国联手,准备灭了这个反复无常的邻居。在金人追击下,辽国天祚帝只好逃入内蒙古阴山一带。但燕京留守的耶律淳被拥立为帝,建立北辽政权,支撑着残局。

    天祚帝就由金国负责收拾。燕京的辽军,就由宋军收拾。

    大宋派童贯率领大军出征。出征前,皇上问他:“收复燕京须要多少时日?”

    童贯道:“王师到达之日,便是燕京归顺之时。”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他率领的大军一到,北辽政权就会土崩瓦解,幽燕故地即可尽入王图。

    五月,宋军北上到达燕京外围,还未立稳脚根,却被日薄西山,亡国在即的北辽军打得连连败退。

    六月,宋朝再次派军北上,攻打燕京。这时确实不错,攻入了城内,想不到这是北辽的空城计。一时之间,不知从哪里冒出这么多人,连百姓都出动了,可谓全民皆民。宋军苦战三昼夜,援兵迟迟未到,最后大部将士则战死城内。

    这消息传来,让大宋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关键不是宋军战败了,而是燕京百姓本来就是大宋的子民,燕京只是被辽国抢去的,他们不帮大宋,反而帮外族。可见朝廷令子民多么地失望。他们宁可在外族统治下,也不愿回到自己曾经的国家。

    接着,又有一条消息传来,辽国一把火烧了宋军的粮仓,连护粮军将王渊也被辽国捉去了。

    至此,宋朝再也无力向辽国发起进攻,大军只好退守雄州。

    前线连吃败仗的消息不断传来,而东京一片歌舞升平,年初举办了盛大的元宵灯会,现在,五百斤重的黄钟大吕已经铸成。朝廷择日就要举行“开吕大典”,理由就是去年从应天府挖出了六枚古钟,乃春秋时宋公所铸,上刻“钟者,出为太平之符。”也就是说,铸了这种钟,出入就太平了。

    太子气愤得几天茶饭不思。可气愤归气愤,但只能忍受,他知道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他的父皇。

    在“开吕大典”举行的前一天,一匹战马向京城奔来。战匹上匐伏着一个血迹斑斑的人。他在傍晚时份混进了城内,然后直奔太子府。此人便是被辽国俘虏过去的护粮将军王渊。

    太子府的侍卫拔刀拦住了他。

    王渊道:“请禀报太子殿下,说我是王渊就行。”

    太子听得门人通报,愣了一下,王渊不是被辽国俘虏过去了吧?怎么又逃回来了?王渊一向在太子府走动,算“太子党”,自己信得过的人。他能逃回来是件喜事,便道:“速召他进来。”

    王渊进来,当即跪下:“罪臣不肖,叩见太子殿下。”

    “请起。”

    王渊起来,满面羞愧。

    赵桓道:“你如何从辽人手中逃脱的?”

    王渊叙述了经过,恨恨道:“都怪童贯不知兵,轻易冒进,铸成大错,这次用兵,不仅末能收拾辽国。而且把我大宋自神宗熙宁c元丰以来积攒数十年的军用物资统统耗尽。请太子面圣,将童贯处死,不然对不起几十万战死的将士!”

    赵渊道:“我已知晓,你退下吧。“

    王渊起身就走,走了三步,又转身道:“还望殿下为国家计,面圣直陈。“

    赵桓点点头。派人把耿南仲召来,说了王渊呈报的实情。

    耿南仲悠悠道:“殿下不得冲动,前线固有失手,但中原及江南大地均在我朝之手。胜败乃兵家常事。王渊乃败军之将,他说得那么恐怖,将责任全推给童贯,实是为自己推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