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3章 论道(四)(第1/2页)  秦风飞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

    法家代表不知何言以对,满脸迷茫,李悝当年立法家,到韩非子,商鞅时代兴起,都只想到替诸侯王管理百姓,又何曾敢想,法用来管天子。

    蒙恬冷眼扫视众人,各人觉得一阵冷风袭过,不由打个冷颤。

    “律法乃是最神圣之物,任何人也不容侵犯,上可鞭策君王勤政爱民,不废国事,中可警惕百官,莫做祸国殃民,贪赃枉法之事,下可提醒百姓,法外之事不可逾越。”

    “法既是套在众生头顶的一道枷锁,又是守法之人的保护圈,而不是权贵抓在手中的鞭子,只打百姓,不鞭策自己。”

    “若执法之人不能做到公正严明,不能一视同仁,不能大公无私,不能上下皆管,那么,这个‘法’已经蒙尘,已经不能称之为‘法’,它只是律,权贵定下给奴隶的条律。”

    蒙恬滔滔不绝诉道,声音虽小,法家学子听来却如雷贯耳,震得内心跌宕起伏。

    这才是‘法’的最高境意,蒙恬不是法学弟子,却比他们更懂得‘法’的意义。

    是李悝、韩非子等人不如蒙恬吗?

    不!

    是他们不敢,在奴隶社会,甚至封建社会,皇权是凌驾一切之上,他们从不敢奢望‘法’可以管住皇权,但蒙恬乃有两千年后的思想,那个世界,皇权早被法律牢牢约束。

    英国、日国、西班牙等国家都还保留皇室,不过皇室只是国民的精神支柱,并无实权。

    一个人,一个家族再英明,随时间推移,终究会有没落的一日,所以晋朝时才会选出一个傻子来当皇帝,导致五胡乱华,差点使华夏文明断绝。

    蒙恬不想灭秦,但也不能让赢氏一家决定华夏的未来。

    谁能保证赢氏每一代帝皇都如秦始皇一般,英明神武,胸怀天下,若后世再出一个胡亥这样的昏君,蒙恬的心血将付之东流。

    他可以让赢氏一族保持昔日辉煌,坐在神坛上受万民朝拜,不过华夏的命运,必须要由亿万华夏苍生来决定。

    也许这要数十年,或是数代才能完成,但没有关系,蒙恬会为他们打下基础。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约束皇权。

    只有把皇权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它才不会犯下错误。

    依法束民,以法治权,首先,执法者也要收到法律的约束,否则,‘法’在执法者手中就会沦为玩物,非但不能造福百姓,还会使万民陷于水火当中。

    具体是实行华夏后世用纪检来监督,还是用欧洲三权相互制衡,蒙恬还没想好。

    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不能一下迈的太大。

    将后世完整一套照搬过来,会消化不了,毕竟是经过两千年发展出来,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现在只能先把‘法律’的框架搭起来,监督执法官员,暂时可交给雾中楼去做。

    明朝锦衣卫开始也是身负其职,为朱元璋监视百官。

    “大人难道不知,如此一来,官员谁会将枷锁套在自己身上,大人所推行的律法,恐是寸步难行,不可实现。”

    法家代表被蒙恬宏大理想惊到,片刻又觉得此法天马行空,只是镜花水月,不可能做到。

    “哼哼。”

    蒙恬地哼两声,对他道。

    “能不能实现,尔等皆可拭目以待,吾现在所需要一批法家学子,为并州立法作律,不知在座可否愿意?”

    “这......”

    法家领头人管刻凝在席上,思想产生剧烈分歧。

    若蒙恬能成事,为他谱写第一卷法律之人必将扬名立万,流芳千古。若蒙恬最后失败,谱写此律法的人将被天下权贵恨之入骨,死无葬身之地。

    “大兄,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