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9 章(第1/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堪察加半岛的第一次探险是由白令 [ 译者注:当时白令中尉正在俄国海军中服务。他的这次探险,是按照彼得大帝拟就的对堪察加半岛的探险计划而进行的。 ] (丹麦人)海军中尉指挥下的探险队进行的。这次探险自一七二五年起,共经历了五年的时间。对堪察加半岛的第二次探险是由白令海军上尉(第一次探险后晋升为上尉)率领的探险队进行的。这次探险自一七三三年起,共经历了十六年的时间。两次探险弄清了堪察加半岛与千岛群岛的情况,同时也证实了白令海峡、科曼多尔群岛(均以探险者的名字命名)的存在,从而成为俄国向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渗透的开端。第二次探险队在阿图岛发现了大量的海龙。消息传开,受到本国和北京珍视的这种海龙皮吸引了俄国商人,于是他们便陆陆续续地来到阿拉斯加大陆,其中就有谢拉霍夫和戈利科夫这样的事业家。他们在科迪拉克岛筑起要塞,非于十八世纪末把阿拉斯加变成了俄国的领土(一八六七年三月三十日以七百二十万美元卖给了美国)。

    随着俄国对堪察加半岛的渗透,俄国人的活动也出现于千岛群岛,给“锁国”的日本敲起了警钟。一七八五年林子平写了《海国兵谈》一书,明确指出加强北方防务的迫切xìng。幕府也很关心俄国的南下。最上德内也在这个时候到择捉岛和国后岛从事测量活动。在这之后,俄国于一七九二年把三名日本的海上遇难者(大黑屋光太夫、矶吉、小市)送回日本,同时派拉克森中尉一行到根室湾,要求日本与俄国进行通商贸易。以后又于一八○四年派遣雷扎诺夫访问了长崎。但是,拉克森和雷扎诺夫的访问未能打通与日本的通商关系。直到一八五八年日美通商条约签订后,俄国才获准与日本通商并在函馆设立俄国领事馆。一八五九年俄国扩张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俄文“征服东方”之意),在那里建设了军港,俄国的远东政策越发积极主动了。一八七五年日俄两国之间缔结了千岛群岛与库页岛的jiāo换协定,继之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大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于日本海,和谈时把库页岛的南中部收为已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出兵北朝鲜、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并占领了日本的领土择捉岛、国后岛、齿舞岛和色丹岛。最近又派一个师的兵力进驻,这表明它绝无归还日本领土之意。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远东当刮目相看。但是,从经济发展的观点看,远东仍然是苏联最落后的地区。之所以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远东远离苏联先进的地区苏联欧洲地区,劳动力不足,开发迟缓。特别是堪察加半岛 [ 作者注:关于堪察加半岛,尚有研究的必要。 ] ,由于为鄂霍茨克海所隔,至今尚未开发。据说那里拥有丰富的地下资源。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一九一七年时人口仅二千,到一九六八年时已增加到十二万六千人。这里理有现代化的海、空军基地。气候比西伯利亚稍好一些,在包括千岛群岛在内的近海海域,可捕捞多达一百七十种的鱼类。战后,日苏之间每年都就禁渔区和捕获量进行谈判,这已变成了日苏之间的重要问题。

    远东的主要城市除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之外,还有下列各城市。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人口四十七万二千。

    纳霍德卡:人口十四万二千。

    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人口四十六万二千。

    共青城:人口二十二万六千。

    雅库茨克:人口十二万。

    马加丹:人口九万八千。

    另外,这里附带介绍一下日苏关系(归还北方领土问题,贸易及渔业问题)。

    战后,在鸠山内阁时期,日苏两国通过日苏联合宣言于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恢复了邦jiāo。两国政府同时约定,色丹岛和齿舞岛在缔结和平条约时jiāo还日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