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8 章(第1/4页)  从兵要地志看中苏战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五年计划期间),地质学家对这里进行勘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五年计划的实施,这里进一步发展成为重要地区。

    1. 煤炭

    库兹涅茨克煤田规模特别大,贮藏量在苏联居首位。这个煤田含灰分和硫磺很少,作为原料煤正起着重大的作用。一九七三年产量高达一亿二千五百万吨,其中一部分已向日本出口。

    2. 天然气

    西西伯利亚的秋明蕴藏着极丰富的天然气,秋明州的北部集中着一些大矿床,如别列佐沃天然气矿床群、扎波利亚尔诺耶矿床、乌廉戈伊矿床、麦德韦日耶矿床、达布昂矿床等。秋明的天然气于一九六六年开始向乌拉尔工业区输送,一九七三年十月通过输气管道向德国(东德)输送。

    3. 矿物资源

    西西伯利亚的铁矿石集中在阿尔泰和萨彦岭铁矿床地区。这里的戈尔诺绍里亚铁矿山所生产的铁矿石被送往库兹涅茨克钢铁厂冶炼。在库兹涅茨克煤田的东面有乌辛斯科耶矿床,这个矿床出产的矿石为碳酸盐、氧化矿,贮藏量为一亿吨,据说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矿山。克麦罗沃州的萨拉伊尔矿床生产铅和锌。这个州的基亚、夏尔图伊里霞石矿床已开采,阿钦斯克的矾土厂也已投产。

    4. 森林地带

    西西伯利亚的森林以针叶林和混jiāo林为主,面积约八千万公顷,储量为九十亿立方米,占苏联总储量的百分之十,托木斯克州的储量占西西伯利亚总储量的百分之七十。

    5. 石油

    一九七五年苏联的石油产量估计为四亿九千六百万吨,增产的大部分靠西西伯利亚,特别是靠秋明州。一九七○年秋明州产油三千一百四十万吨,一九七五年产油一亿二千五百万吨,一九八○年预计产油三亿吨。大油矿床集中在鄂毕河中游地区,其中萨莫特洛尔、乌斯季、巴尔伊克、蒙托沃和费多洛夫被认为是超大型矿床。萨莫特洛尔和费多洛夫两矿床潜力很大。

    由于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加之与欧洲本土的jiāo通又很发达,因此西西伯利亚现在正在成为苏联的一个大重工业中心地区。西西伯利亚的人口大多集中在城市、铁路沿线、铁路与内河航线的jiāo汇点以及邻近矿山的地区。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为俄罗斯族。据一九七三年的调查,重要城市的人口如下。

    新西伯利亚:一百一十八万人。

    古比雪夫:一百一十万人。

    鄂木斯克:八十七万人。

    新库兹涅茨克:五十万人。

    巴尔瑙尔:四十五万人。

    克麦罗沃:四十万人。

    托木斯克:三十六万人。

    秋明:二十九万人。

    图14 东西伯利亚略图

    二、东西伯利亚

    东西伯利亚位于亚洲大陆的北部中央,南起苏蒙边界,北至北冰洋,面积四百一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七百五十万,位于北冰洋的北地群岛也已作为经济区归入东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由下表中的州(边疆区)和自治共和国组成。

    州名,共和国名 面积(万平方公里) 人口(万) 首府 人口(万)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边疆区 240.0 293.9 克拉斯诺雅尔斯克 59.2

    伊尔库茨克州 77.2 228.1 伊尔库茨克 42.8

    赤塔州 43.2 109.0 赤塔 20.8

    布里雅特自治共和国 35.1 79.0 乌兰乌德 23.5

    图瓦自治共和国 17.1 22.2 克兹耳 4.8

    总计 412.6 732.2

    注:阿金斯克布里雅特民族区隶属于赤塔州,乌斯特-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