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0 章(第2/4页)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五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程,是否有贻误战机之危险。为此,提议是否就现态势首先求得歼灭张淦兵团,然后再歼灭鲁道源兵团。

    林彪仍坚持自己的部署不变。23日4 时,四野前指复电陈赓、郭天民:(一)我仍决心首先歼灭鲁道源部。

    (二)15军应集结于信宜及东南四十里地区;14军应以两个师集结于信宜西南四十里地区,14军之一个师即移南塘圩(茂名西北),准备抗击向茂名前进之敌七军。

    (三)13军应以两个师移合江、那雾圩\抗击向化县前进之48军、126 军,13军留廉江之一个师,可进行大胆的机动防御。如情况万一困难时,则可向中洞圩靠拢,以便全力抗击张淦。

    为表示自己决心的坚定,24日11时,林彪再次致电陈赓、郭天民,同时上报中央军委:“现我决以13军留一个师守廉江,以两个师于化县以北地区,以顽强防御阻击、钳制张淦余汉谋两兵团,集中14军于信宜以西、15军于信宜及其东南。43军于罗定西南地区,求得首先歼灭敌左翼之鲁道源兵团,尔后再歼张涂、余汉谋兵团。”

    郭天民是个急xìng子,一看林彪的复电就有火,准备亲自给中央军委拟电,陈述自己的意见。陈赓说:“还是我来给林总回电,再陈述一下我们的意见吧。”

    陈赓的电报语气虽然委婉,但决心却很坚定:“建议我如用43军及15军合歼敌125 军及58军力量已够,而以14、13两军钳制敌3 兵团及粤敌,以确保廉江。待北面我两个军歼鲁敌后,迅速由北向南协同13、14军合力歼张涂兵团。如此,不但鲁匪可以就歼,张匪不能逃走,亦可获歼。”

    如同在广东战役期间一样,这一次máo zé dōng又要在林彪与陈赓两种不同意见之间进行裁决。

    24日16时,máo zé dōng致电林彪并告陈赓:根据四野22日谍息,白崇禧决于23日起令其所部共16个师由博白、郁林、北流、容县、岑溪之线,向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攻击。这是歼灭该敌的好机会,为此请你们注意:(一)陈赓所率四个军,除一个军仍照陈赓前提部署由罗定、容县之线迂回敌之左侧背外,主力似不要进入广西境,即在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布防,置重点于左翼即廉江。化县地区,待敌来攻而歼灭之。同时以一部对付余汉谋之配合进攻。

    (二)桂林方面之我军迅速分数路南下,攻敌侧背,置重点于左翼,即宾州、贵县、郁林之线,但未知时间上来得及否。

    (三)白匪主力既确定向雷州半岛逃窜,我程子华兵团即应分数路宽正面,第一步向百色、南宁之线,第二步向龙州。南宁之线攻进,以期尽歼逃敌于龙州、海防国境线上。

    (四)以上是否可行,请按情酌定。

    虽说是“按情酌定”,实际上基本肯定了陈赓的意见。

    既然是“按情酌定”,实际情况也的确发生了变化。林彪原计划以陈赓兵团主力及第43军首先歼灭鲁道源兵团,尔后再歼灭张淦兵团和余汉谋部,但25日张淦兵团第7 军两个师已进至信宜西南宝圩地区,鲁道源兵团第58军已到达信宜以北之安峨圩、桥头铺、金洞圩地区。根据当时双方态势,陈赓兵团北上打鲁道源兵团确实已来不及。林彪也算有了一个下台的台阶。

    25日22时半,四野前指电令陈赓、郭天民:依据本日黄昏时敌我位置,我14、15两军赶不上打鲁道源,“因此4 兵团应即布置就近首先歼灭敌第7 军之两个师,仍以13军及14军之一个师在正面顽抗和消耗敌人,14军主力及15军全部向敌左侧后攻击,配合正面歼敌。”

    接到军委和林彪新的指示,陈赓的心头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陈赓一直认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