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3 章(第2/4页)  朝鲜战争揭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绝了与沃瓦的联系。

    据俄国档案记载,在离别之前,军事专家组组长П巴托夫大将与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进行了4个小时的会晤。在友

    好的气氛中,巴托夫谈了自己对中国军队在战役、战斗、政治及技术训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坦率地指出了空军和海军工程技术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罗瑞卿所强调的也是中苏两国人民之间的国际主义友谊,以及苏联专家离开中国不会破坏这种友谊。该文件还提到,中国方面"对苏联专家的欢送特别的热烈,中国同志人山人海地聚集在火车站送行"。

    导弹专家萨韦利耶夫上校也讲述了火车站欢送的场面:局里所有的军官都来给我送行。很多很多的鲜花,还有管乐队演奏。当火车起动的时候,我的翻译哭了,我也非常伤心。一位在教育部工作的专家临走时说:"我爱中国像爱我自己的祖国,并准备为她献出我所有的一切。""我一生中的理想就是过几年再来中国,哪怕一个月也好。"

    所以,赫鲁晓夫撤退专家的粗暴行动,本意是借撤退专家打击中国,警告中国领导人,实际上伤害的是中国人民的感情,同时对苏联本身也并无利益。首先认识到这一点的不是别人,而是苏联外jiāo部和驻华使馆。召回专家的想法首先在远东司受到了冷遇。远东司认为这样做会被中国人看做是施加政治压力。于是,他们打算将关于这件事的几页公文束之高阁。一位副司长将照会草稿连同所有与此相关的文件锁进了自己的保险柜,指望过上一段时间领导人就会冷静下来。然而,他们等到的却是上级领导的催问和呵斥,于是保险柜不得不打开。当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接到撤退专家的通知时,也感到非常"震惊"。他向莫斯科发出紧急电报,认为"撤退专家是违反国际公约的",如果必须结束援助中国的工作,至少也应让专家留下来直到合同期满为止。在苏联国内,也有许多官员认为这是一种在感情冲动下形成的外jiāo政策。曾任驻华总顾问的阿尔希波夫就在国内正式发表意见,反对苏联撤走专家。时任苏联外jiāo部远东司副司长的贾丕才回忆说:一些头脑清醒的活动家曾试图让人们注意,赫鲁晓夫在不久前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曾批评斯大林从南斯拉夫撤回专家,而现在他本人又这样做,这是对我们的一种嘲弄。但是这些意见没有得到重视。

    第五部分 20.赫鲁晓夫宣布全面撤退苏联专家(…

    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听到照会后,虽然多数人表示支持政府的做法,但也有不少人对此感到震惊,有人认为中国的照会很有力量,苏联的照会不符合事实,是借题发挥,有人认为突然撤退专家是背信弃义的行为,甚至有人在酒后对赫鲁晓夫破口大骂。当时在昆明冶金和陶瓷研究所工作的化学家米?科罗契柯回忆说:"作为1960年被突然地令人吃惊地命令回国的人员之一,我可以证明,对这一行动感到气愤的并不仅仅是中国人。我所认识的在中国工作的科学家和专家,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对合同未到期就被要求回国感到十分不安。驻北京的苏联代表说,当听说命令我们回国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对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感到不满时,其他人和我一样,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吃惊。实际上,我们中很少有人在其一生中能过得像在中国这样好。我们的中国同事更是迷惑不解。他们一再追问我们为什么要走,追问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不走。"

    到8月底,在华苏联专家及家属全部撤退完毕。然而,中苏之间关于这一事件的责任由谁来负的争论还未结束。

    1960年9月21日,罗贵波副外长向苏联驻华使馆递jiāo了中国政府的第二个照会。中国政府表示拒绝接受苏联的指责,并列举详细事实反驳了苏方的指责。照会指出,苏联政府说召回专家的决定是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