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1/4页)  危机管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情况。

    红牛此次的新闻恳谈收到了一定效果,不少媒体都报道了新闻恳谈的内容,许多报纸对红牛都做了肯定的结论。红牛公司还积极地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进行汇报,同时也欢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新闻媒体加强对红牛产品的监督并及时发布客观公正的信息。事后,红牛公司在新浪网上进行了调查,其中13%的消费者表示将继续使用红牛,31%的消费者认为应该看看再说;肯定功能饮料的人数仍在六成以上。从结果来看,红牛中国公司的这次危机处理是成功的。

    红牛危机可以说是典型的误解xìng危机,在危机之前,没有人知道红牛产品成分是国内外有别,红牛中国公司找准了这个点,将危机公关的重点落实于此,避免了一场危机。

    古人曾有"流言杀人"的感慨,现实社会中也有过舆论毁人于一旦的教训。因此,对公众的误解,企业必须采用正确的对策加以解决,绝不能"无为而治",沉默是无法使企业从不利的舆论环境中摆脱出来的。芯片危机,诺基亚与爱立信的不同抉择

    2001年1月26日,爱立信公司宣布,因出现零件短缺、产品组合不当以及营销问题,爱立信公司在2000年未能生产出700万部手机,爱立信手机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从15%降到年末的10%左右,致使其手机部门的经营亏损达到17亿美元,因此,爱立信公司决定对其产品结构进行重大战略调整,不再经营手机生产业务。《华尔街日报》分析,爱立信公司之所以选择退出,原因很多,诸如火灾引起的损失、市场营销不力和产品设计等多方面的问题,其中飞利浦芯片厂遭受火灾之后,企业没有迅速做出反应,引发手机生产上的深层危机,是导致其和诺基亚公司拉开距离的主要原因。

    ◎一场大火引发危机

    2000年3月17日晚上8点,美国新墨西哥州大雨滂沱,电闪雷鸣。雷电引起电压陡然增高,不知从哪里迸出的火花点燃了飞利浦公司第22号芯片厂的车间,工人们虽然奋力扑灭了大火,但火灾仍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塑料晶体格被扔得满地都是,足够生产数千个手机的8排晶元被烧得粘在电炉上动弹不得,车间里烟雾弥漫,烟尘落到了要求非常严格的净化间,破坏了正在准备生产的数百万个芯片。晶片是移动电话中的核心部件,突然间的一场大火使处理无线电信号的RPC芯片一下子失去了来源。面对如此重大的变故,飞利浦需要花几周才能使工厂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

    诺基亚公司和爱立信公司都是这家飞利浦公司晶片生产厂的客户,面对移动电话销售火bào的情况,核心元件的缺位无疑是致命的。面对这场危机,诺基亚和爱立信两家公司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结果也有天壤之别。火灾成全了诺基亚,害苦了爱立信。谁能想到,这场持续了10分钟的火灾居然改变了这两家知名的移动电话生产公司的实力平衡。

    ◎诺基亚:"危机是改进的机遇!"

    在火灾发生后的几天内,诺基亚的官员在芬兰就发现订货数量上不去,似乎感到事情有点不对。3月20日,诺基亚公司接到来自飞利浦方面的通知,飞利浦方面尽量把事情淡化,只是简单地说火灾引起某些晶元出了问题,只要一个星期就能恢复生产。这个信息传到诺基亚处理部件供应问题的首席管理人员考豪能那里,考豪能决定派两位诺基亚工程师到飞利浦的工厂去看看。但是飞利浦公司怕造成误会,婉言拒绝了诺基亚的要求。考豪能随即就把飞利浦公司供应的这几种芯片列在了特别需要监控的名单上,这种情况在诺基亚公司每年会出现几次,当时也没有人太在意。

    在随后的一个星期里,诺基亚开始每天询问飞利浦公司工厂恢复的情况,而得到的答复都含糊其辞。情况迅速反映到了诺基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