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 章(第2/4页)  危机管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公司高层,诺基亚手机分部总裁马蒂奥拉库塔在赫尔卢基会见飞利浦方面有关官员的时候,把原来的议题抛在一边,专门谈火灾问题,他还特别说了一句话:"现在是我们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来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3月31日,也就是火灾发生两个星期以后,飞利浦公司正式通知诺基亚公司,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生产。

    诺基亚发现由飞利浦公司生产的5种芯片当中,有一种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供应商,但是其他4种芯片只有飞利浦公司和飞利浦的一家承包商能生产。考豪能在得到这个坏消息几小时之后,召集了中国、芬兰和美国诺基亚分公司负责采购的工程师、芯片设计师和高层经理共同商讨怎样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考豪能还专门飞到飞利浦公司总部,十分激动地对飞利浦公司的CEO科尔本斯特说:"诺基亚非常非常需要那些芯片,诺基亚公司不能接受目前的这种状况,即使是掘地三尺也要找出一个方案来"。此外,诺基亚公司还专门设计了一个快速生产方案,准备一旦飞利浦工厂恢复正常以后,就可快速地生产芯片,把火灾造成的损失补回来。第23节:反应迟缓将会错失良机

    为了应急,诺基亚迅速地改变了芯片的设计,经过考豪能的不懈努力,他们找到了日本和美国的供应商,承担生产几百万个芯片的任务,而从接单到生产只有5天准备时间。

    ◎爱立信反应迟缓而错失良机

    与诺基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爱立信反应要迟缓得多,显然对问题的发生准备不足。爱立信公司几乎是和诺基亚公司同时收到火灾消息,但是爱立信公司投资关系部门的经理说,当时对爱立信来说,火灾就是火灾,没有人想到它会带来这么大的危害。当火灾发生的时候,很多高级经理们刚刚坐上新的位置,还不熟悉火灾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也没有什么应急措施。

    2000年7月,爱立信第一次公布火灾带来的损失时,股价在几小时内便跌了14%。此后,股价继续下跌不止。这时,爱立信公司才开始全面调整了零部件的采购方式,包括确保关键零部件由多家供应商提供。

    火灾后遗症在2001年1月26日达到了高潮,飞利浦公司的官员说:实在没有办法生产爱立信所急需的芯片,"已经尽了最大努力"。爱立信公司突然发现,生产跟不上了,几个非常重要的零件一下子断了来源。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爱立信公司为了节省成本简化了供应链,基本上排除了后备供应商。当时,爱立信只有飞利浦一家供应商提供这种无线电频率晶片,没有其他公司生产可替代的芯片。在市场需求最旺盛的时候,爱立信公司由于短缺数百万个芯片,一种非常重要的新型手机无法推出,眼睁睁地失去了市场。爱立信公司主管市场营销的总裁简奥沃柏林说:"可惜的是,我们当时没有第二个可选择方案。"面对如此局面,爱立信公司只得宣布退出移动电话生产市场。

    诺基亚的努力没有白费,手机生产赶上了市场需求的高潮,生产按期完成。利用火灾给爱立信公司带来的困难,诺基亚公司奠定了在欧洲市场的主导地位,扩大了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市场份额。当时,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而一年以前还只是27%,爱立信的市场份额为9%,一年以前则是17%。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场危机使诺基亚从爱立信的手中抢夺了3%的市场份额。

    一场意外的火灾竟然影响到了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危机影响之大,也说明了"蝴蝶效应"的厉害。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供应链上的任何一个企业发生危机都可能引发相关企业的危机,企业如果没有很强的危机管理能力,很可能因为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危机而陷入困境。爱立信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