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回 李家无意悲情 杨家欲得天下(第2/4页)  唐史红颜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才是,待病好之后,你我再做长谈。”无絮劝慰道。

    面色苍白的李玄霸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招手示意无絮坐到近旁:“有些事,我只想对无絮说,以后怕再无机会了。”

    “三弟?”长孙无絮心神不定。

    “无絮不必言他,且听我说。”李玄霸有气无力:“我生年未及弱冠,未曾想却要命归黄泉。我与无絮虽相识日浅,但我自认颇有识人之智。无絮秉性纯厚,又聪颖善良,是唯一一个像极了我母亲的人。所以,我今日特意留下无絮,正是要道出自己的心思。”李玄霸说着瘫软无力地咳了几声,无絮赶忙扶之。李玄霸半躺下身体,喘息言道:“我有兄弟五人,唯有大哥建成、二哥世民、四弟元吉是我的同胞手足。大哥、二哥皆是文武双全,大哥更显稳重,更有威严,且内有城府。二哥更显豁达,更知谋略,且外有威信。只是大哥疑心重,做事优柔寡断,四弟元吉看似天性鲁莽,实则心细如针,重利薄义,却又智谋不足,所以从小便依仗在大哥身边。”李玄霸叹了一口气,沉默良久。

    “玄霸此话何意?”长孙无絮不解其意。

    “我李家世袭贵族,遇此不平之世,怕是会有大的变故。我偶习星相之术,略知一二。人言家和为贵,兄弟心性不同,若将来利之所异,只怕会生出乱子。”李玄霸终于道出心忧之事。

    “这人事百态,世事无常,将来之事,谁人能测。”长孙无絮安慰道,却又一沉思不禁一问:“若真如玄霸所言,遇此时,当何解?”

    “我不知,也无解术,将来之事我也是看不到了”玄霸眼中已是泪如泉涌,“若有那日,只希望我李家莫要因为兄弟反目而招致大难。”言罢,已泪湿襟衫。

    “无絮,我倒是想喊无絮一声‘二嫂’。”李玄霸望着无絮最后勉强一笑,随后无奈地闭上了双眼,摆手示意无絮离开。

    那日夜中,年少的李玄霸终究还是撒手人寰,命归黄泉。少年才俊,颖悟绝伦却遭此劫难,天妒英才,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李家上下悲痛欲绝,夫人窦氏尸骨未寒,未曾想,三公子又英年早逝。长孙无絮也连日心伤,夜望玄霸棺椁,痛感人世无常:李家遭此劫难,还不知远在涿郡的李世民几人该是何种悲伤难耐。

    且说,身在涿郡的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三兄弟忽闻李玄霸病逝的消息后,震惊悲痛,仅别一月,却已是天人永隔,而其中与李玄霸兄弟情深的李世民自然更是痛心疾首,几次呼喊着三弟姓名,悲痛欲绝。当此时,窦氏之女李妙兰与夫君柴绍也赶到了涿郡祭拜亡母。

    李妙兰是窦氏独女,长于李世民,两年前,嫁于将门之后柴绍为妻,与夫述职外地。不久前得知母窦氏于涿郡故去,与夫不远千里赶来奔丧。

    李妙兰生得清丽脱俗,英气逼人,从小便喜舞枪弄棒,颇擅骑射,其气度风范迥异于闺房女子。她常与夫君柴绍出入官场、营中,睿智贤淑、文武兼备。如今,与夫君千里奔丧,也是一袭戎衣,纵马而来。

    原为母丧,却知三弟玄霸又年少离世,向来坚强的李妙兰却也当场嚎啕痛哭。

    “长姐”李世民几次劝慰,才让李妙兰渐渐平静下来:“二郎,母亲仁善宽厚,三弟少年才俊,为何却如此?……我竟然未能见到他们最后一面,此生恨事!”

    “长姐莫要心伤,我想母亲、三弟若在天有灵,也不愿看到长姐这般模样。”李世民安慰着。

    “二郎心中自有痛楚,却反来劝我?”李妙兰心疼地拍着李世民的臂膀,兄弟几人皆是黯然神伤。

    辽东战事正如火如荼,就连窦氏于涿郡病逝,李渊也未能及时陪在身边,如今,玄霸离世,李渊仍身在营中,无法脱身。家中祸事连连,妻死子丧,对于中年的李渊而言实为人生大悲,他不禁呼叫天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