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回 李家无意悲情 杨家欲得天下(第1/4页)  唐史红颜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李渊、窦氏前往涿郡已是两月有余。旧历三月,隋帝杨广便兵发辽东,亲征高句丽。百万雄师浩浩荡荡,蔽野千里。而在前线督运粮草的李渊也是日接数旨,战战兢兢。

    旧历四月,大兴城内流言,或前线战况,或山东、河北、江南的变民暴动,充斥于道的传言难辨真假,人心惴惴不安。

    四月十五,圆月当空,清明橙月,夜半徐风。

    回到闺房的长孙无絮跪坐妆台前,拿起梳篦,慢慢梳理起了披散的秀发。这几日不知为何心中难安,常见舅父奔于朝中,又闻李世民与其兄弟、无忌等谈论国事,这天下如今并不太平。长孙无絮不禁陷入沉思。起身脱下玉镯正要放置于妆盒匣中时,恍惚间,手一抖,那“福镯”竟脆声落于案几之上,又弹崩于地,瞬时碎裂。

    长孙无絮陡然一惊,快步上前捡起“福镯”,那温润玉镯却已是分崩离析。握着那破碎玉镯,无絮惶惶不安,一种难以名状的不祥感油然而生。

    那一晚,无絮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月光透过窗棂倾泻如银。她坐起身来,步至窗下,窗明几净,她却忧郁凝眉,心绪难安。

    翌日清晨,长孙无正与母亲屋内说话间,却听一阵匆忙脚步跑了进来。一抬头,正是兄长无忌。

    “无絮,无絮,大事不好了!”长孙无忌进门直喊。

    无絮顿时心慌失色:“兄,兄长,慢慢说。”

    “无忌,何事如此惊慌?”母亲高氏也不解追问。

    长孙无忌望着无絮,稍有犹豫,长吁一口气才道:“无絮,这,刚才唐公府上来人通报说,说,唐公夫人病故了。”

    “什么?”无絮、高氏异口同声,难以置信。

    无絮奔到无忌面前:“怎会?夫人怎会?临行前,夫人身体不是都渐好了吗?”

    “详情我也未知,听那来人报说,唐国公府也是今日子时得到的信儿,传信人冒着宵禁之险,连夜通报。城门刚开,二郎便与兄长、四弟奔赴涿郡。事出突然,府内家眷也均未带。”长孙无忌将报信一一陈述。

    无絮心中顷刻寒凉,想那昨日夜中,玉镯忽落,碎裂俱损,竟是千里传音。想到此,无絮不觉潸然泪下,泣不成声。母亲高氏将无絮挽入怀中,爱摸其背,却也是泪眼婆娑。

    自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涿郡奔丧已近月余,由于前线军务繁忙,窦氏只能就地安葬。兄弟三人此次东去奔丧,却唯独少了窦氏三子李玄霸。李玄霸天生体弱多病,虽名中有“霸”,却体内无“强”。那日夜半忽闻母亲病故,李玄霸当即昏厥。三兄弟思虑一二,决定不带玄霸同行。李玄霸多病,尤其得母亲照料最多,平日里与母亲关系也最为亲密。窦氏病亡之事给年少的李玄霸以沉重打击,自那日起,他整日郁郁寡欢,心生忧思,茶饭不想,终至卧病在床。

    长孙无絮闻之,日日前往府中探望李玄霸,每日为其煎药煮食,甚至在百医无所治之时,遍查医书,欲为其寻得良方,却终得解术。

    病情危重时,李玄霸终日恍惚不醒,府内上下悲戚异常。只有少夫人李建成之妻郑氏从小娇生惯养,生性怕脏恶污,常以身体不适避而不出。无絮却毫不避讳,每日服侍,陪伴左右。李家亲族也常来探望,这其中就包括李渊堂侄李孝恭。李孝恭与李建成年纪相仿,其父李安正于前线任职,他于府内留守。听闻唐国公府之事,便日日前来,甚至几次衣不解带,连日照顾玄霸。看到同样心急如焚,终日细心照料三弟的长孙无絮,不禁感概良多:“二郎若得此妇,亦何所求?!”

    直至五月二十日,那日傍晚,李玄霸却突然变得精神抖擞,清醒异常,与亲族也说了不少话,府内顿时欣喜。

    将夜,李玄霸却独留无絮一人,与之长谈。

    “四弟当好好休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