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大将军欲立皇子辩 邓家主问策侄子隆(第1/2页)  季汉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这一日,邓隆正在外堡的草庐内练字,一幅字写完后,转身看见了自己的仆人邓项。邓项连忙行礼道:“项见过少主。”邓隆看他身影微晃,便知他早已来此,只是见自己正在练字,所以不曾出声。当下便说道:“项先坐下说话。”邓项又是行礼:“奴谢少主赐坐。”

    两人便坐在草庐前的石桌前。原本园中不会有这种后世才会大规模出现的石桌石凳,但邓隆跪坐的时间太长,吃饭要跪坐,读书要跪坐,练字要跪坐,弹琴还要跪坐,由是终于忍无可忍,着人去打了这张石桌和四个石凳。又着坞堡里的木匠做了两把带靠背的木椅子,给他叔父送去一把,自己留着一把。摇椅他不知道怎么整,但是这种简单的只带个靠背的小椅子他还是记得模样的。他叔父见了这椅子,夸赞说:“侄子心思之巧妙,观此椅可知一二。此椅源于胡凳,却又有靠背可依,倒是免了跪坐之苦,只是不能用于宴请等事,十分可惜。”

    汉代的宴会,其形制一如战国。众人皆有自己的几案,实行的也是分餐制,吃饭时皆是跪坐,若用靠椅,与礼不和,所以他叔父才这样讲。

    邓项坐罢,从袖中摸出一封书信。这信纸和邓隆练字用的纸一样,皆是邓氏坞堡内自设的造纸坊造出的竹纸。不过因为他家的漂白技术不过关,出的纸纸质尚可,颜色却多有青黄杂色。但也因为这纸中稍带青黄两色,反而看上去比白纸要好看一些。

    邓隆接过书信,当下便翻看起来。上面写的是他叔父从县中打听来的消息,第一条倒是不打紧,说是平原令要调任他处,朝廷新任了一位县令过来;第二条却让人心中一惊,皇帝病重,大将军两旬不曾入宫。

    邓隆放下信纸,沉思起来。他叔父给他这封书信,他心中倒是清楚叔父的意思。六年前叔侄两人在自家二厅中所言之事,现在已经中了大半。大股黄巾在光和七年就被朝廷官军和地方豪强的私兵平了干干净净,之后不知众将是打算养贼自重,还是有什么别的想法,小股的乱军却没有再怎么剿灭过。黄巾过后,天下似平实乱。旱涝冻疫之灾年年皆有,就算是他们邓氏,去岁所入粮食也不及往年三四。以往粮食多的只能拿陈粮酿酒,如今各家却是连酒也不敢酿。粮价从光和七年的百枚五铢钱,已经涨到了如今五百枚五铢。六年粮价涨了五倍,着实有些吓人,豪强大族们都被吓得拼命屯粮,有些甚至到了粮食烂了也不敢拿去酿酒的地步。

    如今皇帝病重,身为大将军,却没有时常探望,甚至连他妹妹何后都不去见上一面。如此行径,着实反常。邓隆却是知道,这是因为董太后欲立被何后鸠杀的王美人的儿子刘协,何进欲立自己的侄儿刘辩。皇帝听董太后之言,也欲立协为太子。中常侍蹇(jian)硕说:“若欲立皇子协,必先诛大将军,以绝后患。”若不是有人告诉了何进,估计何进现在已经长眠于地下了。

    何进逃过一劫后,回家招人,准备诛杀宦官。两旬不去宫中,所谋之事便是为此。估计发难之日,近在咫尺。

    邓隆沉吟片刻,问邓项道:“叔父可有言教我?”

    邓项答道:“家主言,今日午食,可于中厅一谈。”

    邓隆回道:“如此,吾午时适中厅,与叔父同食。”

    邓项答道:“诺。”便起身,躬身而退,返报邓易去了。

    中午,邓隆到了二厅,他叔父早已坐在那里,正闲着等仆人端上午饭。邓隆见了礼,便跪坐在几案前。邓易等他安坐下后,方才开口问道:“汝对此两事,作何感想”

    邓隆回道:“以侄儿陋见,新任县令不必过于关切,倒是大将军两旬不至宫中,耐人寻味。”

    邓易一愣,笑道:“好一个耐人寻味!不想吾侄文采若此!”这话却是让邓隆一脸茫然,嗯?难道现在还没这个词不成?邓易感慨过后,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