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回 李三爷奇门遁甲 青杠会会长执法(第1/2页)  瞠目结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提李朝富一家迁徙花子溪后,辛苦劳作,艰难度日。

    这花子溪沟北边,李家祠堂下手有一家,算的上是殷實人家。五间瓦房的主人,被大家称为李三爷。其人中等个子,据说年轻时,在一个大年初一,去买回一本书,《玉匣记》。买这种书,规矩很大,第一是:买书必须是大年初一;其二,买书人必须趴在地上,两手按在两个木碗上,装扮成一头牲口模样,提出买书要求;其三是愿意承受天谴(鳏寡孤独c子孙瞎眼断脚),这是一本奇门遁甲之类的书,只有这样,才会灵验。李三爷当时已经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心想,老子才不会鳏寡孤独呢。他买回书来,就认真研读了几年。他记忆力不错,几年下来,自我感觉,已经学有所成。于是,开始替人算命c占仆吉凶祸福c择期看地。居然受人追捧,收入不菲。所以,才修起来五间青瓦大房。在花子溪不算第一,也算第二。据说,他还有好多本事,让大家惊为天人。比如,遇见李家小孩围住他,明明看他两手空空,一招手,就拿出来李子几枚,每一个小孩一个,而且不多不少,刚刚够用;有个姓张的机匠(专门打造织布机的)烧窑,李三爷从窑边路过,对窑口望了一眼,又摇了摇头后走开,张机匠不管往窑口填多少柴火,总是烧不成。有人对张机匠说,李三爷刚才路过,摇了摇头。张机匠忙去追上李三爷,李三爷说:“有人用奇门遁甲,偷了你的柴火!”张机匠请教破解方法,只见李三爷从口袋拿出一块尺子,投向天空,口中念叨几句。对张机匠说,窑口看去吧。到了窑口,见火匠(烧窑师傅)兴奋地说:(好了!)

    为此,张机匠给了李三爷两只大鸡公,表示谢意。

    李三爷看似风光,不料想聪明伶俐的老二李朝能却长成了驼背。

    李三爷知道,这就是天谴!无法破解。

    不过,李朝能人虽然驼背,还是挑着货郎担走村串户,贩卖一些针头线脑的小商品,其中还有他自己制造的豆,豆香味独特,深受乡亲们喜爱,有人要买,他就摊开一张桐子树叶子,扒拉一些豆到桐子树叶上,三方一包,用树叶柄往里一插,就包好了。一单生意结束,便把扁担往驼背肩头一放,哼起川剧:“想当年有老子八台八座,到而今只落得肩挑背磨”在字正腔圆的川剧声音中,又走向充满希望的田野远方

    能驼子实际比花子溪好多五大三粗的人都活的滋润,不愧是李三爷的后人!二十一岁就娶了一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姑娘姓廖,名世兰,头发长长的,在后边扎起一个辫子。嫉妒她美貌的女人们给她第一个绰号“廖尾巴”,廖尾巴比能驼子小四岁,但比丈夫高出一个头,嗓门也大,花子溪狭窄的山沟里经常响起廖尾巴叫骂能驼子的声音。从叫骂声音中,女人们听懂了,廖尾巴和丈夫性生活不带劲。

    花子溪每年清明节后两天,都会有很多人集聚在北山坡的一棵大青杠树下。他们都是青杠树旁边一座老坟山主人的李姓后人,坟墓前一块空地是青杠会的会场。会议开始前,快乐的李姓小子们嬉笑打闹,嘴下边有长胡子的老者席地而坐,相互问候,胡子一翘一翘的,交流一年来的生活艰辛与辛苦中夹杂的一些快乐。这是一年一度的拜祭祖先的日子,是小孩们的欢乐的节日,也是李姓后人的节日。中午时分,在青杠树下,宴席开始了。九斗碗陆陆续续摆了上来,老白干端了出来,甩开腮帮子,咧开大槽牙,李姓后人山吃海喝,好不快乐!这一天最忙碌的是李朝富一家,宴席全都由他们家操办,酒c肉c菜品。都是因为租种了会业地,按当初约定,李朝富应该提供的。李朝富的小儿子李治看见不断向山坡流出的酒肉菜品,心疼不已。“还要端啊!”看儿子快要流泪了,杨琼芳安慰道:“会给你留的!”

    青杠树树叶在清风吹拂下沙沙作响,午饭后,青杠树下祖坟前的空地里,一年一度的李家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