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扬帆起航(第1/2页)  大明最后的藩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汇通银号”的名字是来源于朱桓后世所看的《乔家大院》,自然不会向庄则敬提起。朱桓为钱庄取这名字自然也隐藏了他内心的期望,希望有一天钱庄分号能遍布天下。

    “另外,本王还有一愿望希望庄会长日后能够实现。本王希望未来钱庄不仅仅是为商人服务,还能为众多的贫苦百姓服务。不仅要将分号开到各个城镇中,也要开到乡下去,乡下虽然也有钱米铺但利息较高,百姓负担很重。而本王希望钱庄能够协助推广玉米、番薯等农作物。”

    “这……下官有些不明白。”

    “不久前本王的妻兄来信,说道今年在蓝溪等地的山丘上试种玉米,产量较之稻米、小麦要高出不少,湖广尤其是长江以南山陵丘地遍布,以往只能种植水稻,产量很低,连糊口都很难。玉米番薯等物不需要占用良田,产量却高出不少,虽然味道比不上稻米、小麦,但能裹腹。因此本王希望能够在湖广大规模推广此等作物。本王听说有些地方官府也曾推广过,但效果不好,本王分析可能是种子价格过高,百姓无力承担,而且对玉米番薯如何制作成食物不了解,故有所抵触。”

    “殿下的意思是借助钱庄向百姓贷出种子以此来推广?”庄则敬听明白了朱桓的意思。

    “没错,钱庄贷给农民种子,本息可以等到作物收成之后再收取。其实不光种子,农具、牲口都可以贷给农民,息钱可以从低收取,也可以允许农民用作物偿还。钱庄也不是不可以从中盈利,本王知道一种可以将番薯制成一道美食的方法,只要推广出去就能盈利。”朱桓所说的美食就是用番薯制作而成粉条、粉丝。虽然用其他原料制作而成的粉条早就有了,但此时番薯、马铃薯等作物才刚刚引进来,并未得到大规模推广,食用方式也是简单的煮食,并无太多花样。

    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朱桓来说自然知道这些外来农作物的各种做法。

    “殿下果然是宅心仁厚,下官自愧不如。”庄则敬此话乃是油然而发,并不是出于恭维,在他心中纪王殿下从小养在深宫,并不能体会到百姓的辛苦,竟能如此为百姓着想,在众多藩王中实属难得一见。

    “庄会长过誉了,不过本王身份毕竟特殊,此事不可对外宣扬,一切以钱庄名义行事即可。”

    “下官明白!”

    “对了还有一事,令子文彬之前所提的在广东沿海一带打造船只一事本王认为可行,所造船只所需的资金庄会长要尽力协助筹集。另外,文彬提议在濠镜澳成立商行一事也要尽快去办,争取一年之后能有一两只大船驶往吕宋。”朱桓想到两年之后葡萄牙就会从西班牙独立出来,届时两国交恶,葡萄牙船只将被禁止从濠镜澳驶往吕宋,正好是他们抢占航线的好机会,必须提前熟悉航线。

    “殿下放心,下官已经在筹备了。等钱庄成立之后首先就在濠镜澳建立分号,为打造船只筹集资金。”

    “好,钱庄分号未来的布局重心要放在湖广,争取最短的时间在各府建立分号,另外扬州、南京、京师,以及松江府的上海县也要尽快设立分号。”江南一带是整个大明的商业中心,自然要尽快建立分号。

    “殿下,松江府的分号为何要设在上海县?”此时的上海县还是渔村,商业并不发达,所以庄则敬才有此疑问。

    “上海县有黄浦江可直通长江,有众多运河与黄浦江相连,交通便利,而且松江府盛产棉布,与日本通商也便利。本王听到消息朝廷有意放松海禁,在上海县设立市舶司,作为前往日本贸易的港口。”朱桓向庄则敬透露些口风,尽管朝廷对开放海禁八字都没一撇。不过他已经通过马士奇向江南一带的富商放出口风,引起极大的反响,相信不用他过多的推波助澜,这些富商也会尽全力游说朝廷上下的官员。

    “本王对汇通银号寄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