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抑郁与大学生(第1/1页)  随心杂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年的五月二日,首长第六次进入北大,在校青年争先恐后与之握手,拍影留念等,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青年是很重要的,毕竟未来需要今天的青年们努力创造。

    提出要知行合一,立足实践,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具体怎样结合,我想理论必须高于实践,两个一左一右,需要相互的提升,一种左右手动态变化的意味。

    这个积极的一面伴随消极的东西,叫抑郁,原本多发于老年人,因为他们经常孤寡一人,缺乏依靠,自己又没有什么事情干,所以会有内心的抑郁情绪出现,不过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也同样出现了抑郁且轻重程度不一。

    不过他们的抑郁多的是抑郁情绪,而不是症,不是抑郁症当然也不能说它是病。和才华,漂亮否,财力等都没有直接关系。

    著名演员张国荣就患有抑郁症,他自杀时46岁,乔任梁也是,央视名嘴崔永元也有但是他的抑郁被药物给控制可以如同正常人一样。

    常见的抑郁情绪是完全正常的,虽然什么都不想做,情绪多伴随失望痛苦等,但是可以随时调节,最多不会超过两周少的瞬间想通即过。

    但抑郁症则不同,它只要自己愿意,便可以相伴终身不离不弃。往往两周以上起步。解决时首先要有自我意识,然后多依靠群体力量,多注意意外的情况像各种机会都是可以的,对于曾经没有注意到的却又高质量的东西最好了。

    抑郁一般百闻不如一见,情绪简单直接,一般说话不用任何修饰词语,简单粗暴,看起来比较高冷,不动感情。但是却和成熟的人的表现不同。因为成熟的人他们所做的是假设,在假设中寻求答案,(假设的不一定是错的,他是不确定的,有投石问路的意味)

    对于为什么这样,自己说不出原因,或者只是自以为的原因,实际并不是这样。继而导致产生忧愁,内心没有波澜,却不同于正常人,机械重复的做一件事,不带思考,不去尝试适合自己的最佳搭配,不主动去找兴趣快乐,认为不值得,纯粹浪费生命。

    但却忽略了一点,即使科学和自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规律也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实践,尝试摸索出来的,属于摸着石头过的河。

    对于严重不切实际的想法,主要是缺乏对实际情况的把握,对前沿发展规律的框架或详细了解等。

    在情绪上,任何东西都不会外轻易接触,统统如临大敌,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感觉,本质上属于一种自我的过度保护。当然是不合理的,总不能吃饭怕噎着就因噎废食啊,毕竟很多事情是不得不为的,需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

    有的时间心中的假想纵然想到天翻地覆,思维的世界里天马行空。但是却缺乏了实际的验证,现实中并不能达到这样的程度,差距过大因此导致严重的挫折纠结抱怨。这也属于一种心理障碍,严重伴随有精神分裂,可以参考“七个我”,虽然统一以后可以有质的突破,但是过程确实艰难,有的只需要敝帚自珍,却必不可少。而后才有其他人能看到的结果,正所谓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