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听得卢植开讲学 吕布欲意再拜师(一)(第1/2页)  吕布之霸王在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翌日早间,吕布正于屋前习武,公孙瓒c刘备联袂而来。

    吕布忙停下习武,问明二位兄长何故早来耶。

    原来,今日乃是卢植讲学之时,二人特地早来,邀吕布同往听卢植讲学。吕布连忙收拾一下,与二人同往太守府正堂听讲。

    卢植乃海内之大儒,士人之望也,太尉陈球c大儒马融之徒,为郑玄c管宁c华歆之师兄,其名早已传闻天下。卢植其人,气度恢弘,磅礴大气,讲学授徒毫不私藏,倾尽所有,致力讲学。有志求学者,勿论男女老幼,皆可前来听讲,卢植皆允之求学,且不论贵贱贫富,一概而论,有问必答,知无不言。

    今日卢植讲学,早于数日前张贴布告,告知邻里乡亲,早已传遍庐江城。除公孙瓒c刘备c吕布三人之外,早有数十近百人,于太守府厅堂等候,其中亦有昨夜一同吃酒之人,赫然在列,是以吕布并不陌生。彼此见面,各自略略寒暄,吕布与公孙瓒c刘备三人寻一处所,安然坐就。

    少顷,卢植从后堂转出,径直前往正位,正襟危坐,以目视公孙瓒等三人,权作相见,示意侍卫宣示开始讲学,请闲杂人等莫要打搅,众人止住喧哗。

    此时,只见卢植从案上翻起一卷竹简,施施然于众人讲起。吕布细听之,乃是卢植最近钻研之《尚书》。

    “《尚书》者,早前作为《书》,圣人孔丘编注之时,乃作一字‘尚’与‘书’前,遂成‘尚书’,乃上古之书,人所共尊崇之书之意也,共有三十三篇。‘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乃是《尚书》其主旨。所谓‘人心惟危’,乃‘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也,即谨言慎行,道心贵无;所谓‘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乃‘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也。此言乃舜告诫禹,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幽微难明,只有精心一意,诚恳地秉执其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是以,《尚书》之旨要为‘治理好国家’,乃是治国之道也。”卢植微微道来。

    “内容大致如:《虞书》四篇,为上古唐c虞时代之传说,囊括唐尧禅位予虞舜c虞舜之政绩c虞舜与其臣禹c皋陶等之治国理政之对话而成篇。这四篇,皆以虞舜为中心,故称之为《虞书》。”

    “《夏书》现载两篇,其一之《禹贡》,载大禹治水之后之山川地理;其二之《甘誓》,记载大禹之子启,征讨诸侯有扈氏时之誓师辞,皆为夏代初期之事。据传说,夏代共历四百年有奇,而这两篇所涉及者,不过如其九牛之一毛尔。”

    “《商书》有七篇,首篇《汤誓》,记载商汤讨伐夏桀之事,其馀六篇皆属商代中期之史记。其中《盘庚》三篇,为盘庚迁都于殷之际,对臣民之训话。其馀三篇皆记载商代末年之事,其中两篇,均有关商纣王,与《周书》相衔接。”

    “《周书》二十篇,可分为上c下两部。上部包括从《牧誓》至《立政》十四篇,集中记载周灭商之经历,之后周人如何巩固统治,其内容最为丰富,乃《尚书》精华之所在。其要旨有:武王伐纣c周公摄政c周公与成王东征以彻底征服商人及东方其他诸国c周公为镇压商人反叛所作之安排c周公与召公对话c周公还政于成王等等。”

    “下部乃自《顾命》以下六篇,其中《顾命》与《康王之诰》两篇,就其表里c主旨,本当为一篇,故所谓六篇,亦视之为五篇。《顾命》其质与时代各不相同,时代早者,属于西周前期,时代晚者当属春秋中叶。前三篇乃是周朝档案,后两篇分属秦与鲁二诸侯国。除去《洪范》一篇之外,《周书》可为档案文献也。《洪范》记录箕子与武王之对话,内容全系五行,仿若战国五行家兴起之后所作。然则,五行之起源甚早,或许《洪范》即其渊源也。”

    “综全书而言,可归纳为三。其一关于尧c舜c禹c皋陶c启等上古帝王之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