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听得卢植开讲学 吕布欲意再拜师(一)(第2/2页)  吕布之霸王在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其二乃是有关周代建国之文献,反映周公旦之活动;其三分属不同时期c零散而孤立之史料尔。”

    “《尚书》各篇,文体不尽相同。大多篇章为‘记言’,少部分为‘记事’或‘言事兼记’。吾正着手为之《尚书章句》,将《尚书》分之为十类,失诸琐碎,再稍事归纳,可以以六类函盖之。尚属初作,尚无大成,权且稍将于汝等知晓。”

    “一类为‘典’,如《尧典》。‘典’乃‘册’或‘经’之意,《尚书》之中之‘典’,已含后世‘经典’之意,表示尊崇。‘典’之体裁并非当时文献,乃后人追述之作。‘典’在《尚书》中所占篇幅甚小。”

    “二类为‘谟’,如《皋陶谟》。‘谟’与‘谋’通,意为‘谋划’c‘谋议’。比如《皋陶谟》记载舜c禹c皋陶等人之协商与谋划。‘谟’体因系问答,读之易也。‘谟’体在《尚书》中所占比例亦是极少。”

    “三类为‘训’,如《伊训》。‘训’,就是‘训谕’之意。《尚书》之《伊训》,载商代伊尹对商王太甲所作之训谕。”

    “四类为‘诰’,如《大诰》。‘诰’,‘告谕’之意也。虽不以‘诰’而实为‘诰’体者,如《盘庚》《梓材》《多士》《多方》等篇皆是。《尚书》中之‘诰’,多为君王对臣民之训话。如《盘庚》三篇,细载商王盘庚对臣民所作之三次训话也。又如《康诰》,载周公告诫其弟康叔当如何治理商人。‘诰’体,篇名命名法则不一而足。或以训谕者命名之,如《盘庚》《康王之诰》;或以接受训谕者命名之,如《康诰》;或以训谕内容命名之,如《酒诰》《无逸》;或取篇中词汇命名之,如《梓材》《多方》等。‘诰’体乃《尚书》最重要之部分。”

    “五类为‘誓’,如《汤誓》。所谓‘誓’,即‘誓师之辞’。‘誓’体在《尚书》中仅次于‘诰’体。‘誓’体,篇名之命名亦不规范。有以人命名者,如《汤誓》,为商汤伐夏桀之誓师辞。有以誓师之地命名,如《费誓》与《牧誓》。有以国名命名,如《秦誓》为秦穆公于战后向其臣民所宣告之誓辞。亦有以‘泰’等命名,如《泰誓》。‘誓’体为韵文,如《泰誓》,词句整齐,韵律分明,颇似诗歌。盖因誓辞意在令臣民所记,需有节奏韵律,便于记忆也。正因为如此,‘誓’体亦易学之。”

    “六类为‘命’,如《文侯之命》。‘命’,即‘命令’之意,‘命辞’也。如《文侯之命》,乃周天子对晋文侯之嘉奖令。‘命’体于《尚书》中少见,但亦为尚书之重要内容也。”

    “除去称之为‘经文’之正文之外,《尚书》仍有一重要部分,吾称之为《书序》。《书序》常用寥寥数语以简略介绍《尚书》各篇之内容。《书序》乃是后人所作,未可尽信。然则,《书序》自我朝之始已编入《尚书》,我辈亦应习之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