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龙文鞭影(第1/7页)  古代背景文的入门教科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明代万历时萧良有撰。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形象地反映了该书“逸而功倍”的效果。

    萧良有,字以占,写汉冲,汉阳人。自幼聪颖异常,有神童之誉。明万历八年(1508年)会试第一,进修撰,任国子监祭酒,在当时声望极高。

    该书内容主要来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同时又从庄子和古代神话、、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全书共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该书全文都用四言,成一短句,上下两句对偶,各讲一个典故。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在我国古代传统蒙学中,作为幼学课本,除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外,还有一本读物--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成书的年代较三字经等要晚,是在明朝万历年间才出现的。李氏蒙求以掌故内容开其先河,以后陆续出现了一大批掌故、知识蒙书,龙文鞭影就是在这种影响下产生的比较完善的一部蒙学书。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编撰者萧良有,夏广文作注。萧良有系明朝万历年间进士,字以占,号汉冲,汉阳人,自幼聪颖,有神童之称誉,任国子监祭酒,声望很高,著有王堂遗稿。国子监是封建时代国家最高学府,祭酒相当于现在的校长。以这么高的地位,亲自来撰写蒙书,也就是小学生读的书,可见那时对蒙学教育之重视程度。

    后来杨臣铮认为萧作蒙养故事“有裨幼学”,只是太简略了,夏注也有不少错误,于是大加补充订正,书名遂改为龙文鞭影。何谓“龙文鞭影”?很多人不解其义。“龙文”是指古代良马,因见到鞭影就会疾驰,无须鞭打,其含义即是说,读这本书是能收到“逸而功倍”的效果的。

    到了清末,丹徒人李恩绶认为这本书虽风行已久,但有谬误之处,于是又经过了一番校对增删,于光绪年间付梓刊行。

    后来又有清人李晖吉、徐瓒,仿照龙文鞭影的体例,合编了一部龙文鞭影二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龙文鞭影多半是经过了上述一些人的不断增补、订正、充实后的本子,应该说是比萧的原作要更完美。

    龙文鞭影在传统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由浅入深的作用,在完成了集中识字两千来个之后,为进一步读四书、五经和作文打下基础。它和初读的“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几种蒙书比较起来,有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它广泛地汲取了前人的若干蒙书的材料,溶入了二十四史的不少人物典故和神话、、笔记,是一部集自然知识、历史掌故于一体的骈文读物。这对后来的幼学琼林起了催生作用,影响很大。后来,在以李氏蒙求这种骈文体例影响下,出现了各种“蒙求”,有名物的、文字的、历史的、经学的、伦理的、地理的,各种读物不下百来种。但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两部知识性蒙书。(旧书信息报)

    卷之一

    一东

    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邺仙秋水,宣圣春风。恺崇斗富,浑濬争功。

    王伦使虏,魏绛和戎。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曾除丁谓,皓折贾充。田骄贫贱,赵别雌雄。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子尼名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