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幼学琼林(第1/20页)  古代背景文的入门教科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版本

    幼学琼林程邹本——程登吉原编,邹圣脉增补

    [编辑]体例

    卷一

    天文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较清上浮者为夭,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虫带虫东,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是月魄之精光。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回阿香。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六。救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甘霖、甘澍,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先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参商二星,其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后葬妻,奔月官而为嫦娥;傅说死,其精神托于箕尾。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曰阳春有脚。馈物致敬,日敢效献曝之忱;托人转移,曰全赖回天之力。

    感救死之恩,日再造;诵再生之德,曰二天。势易尽者若冰山,事相悬者如天壤。

    晨星谓贤人廖落,雷同谓言语相符。心多过虑,何异拓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回。

    如夏日之可畏,是谓赵盾;如冬日之可爱,是谓赵衰。齐妇含冤,三年不雨;邹衍下狱,六月飞短。

    父仇不共戴夭,子道须当爱日。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庆云之样。

    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

    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风从虎,云从龙,比君臣会合不偶。

    雨肠(——月改成日)时若,系是休徵;天地交泰,称斯盛世。

    地舆

    黄帝画野,始分都邑;夏禹治水,初奠山川。宇宙之江山不改,古今之称谓各殊。

    北京原属的燕,金台是其异号;南京原为建业,金陵又是别名。

    浙江是武林之区,原为越国;江西是豫章之地,又回吴皋。福建省同闽中,湖广地名三楚。

    东鲁西鲁,即山东山西之分;东粤西粤,乃广东广西之域。

    河南在华夏之中,放曰中州;陕西即长安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